|
|
第1行: |
第1行: |
| {{DISPLAYTITLE:赤鸾泪<span style="color:#f0f0f0">——又名败犬苏丹被隼偷家背刺前的幻想</span>}}{{碎数研}}{{BDRGC|人文}}{{BDRGC|故事}}{{BDRGC|天文地理}}{{BDRGC|异想之物}} | | {{DISPLAYTITLE:赤鸾泪<span style="color:#fafafa">——又名败犬苏丹被隼偷家背刺前的幻想</span>}}{{碎数研}}{{BDRGC|人文}}{{BDRGC|故事}}{{BDRGC|天文地理}}{{BDRGC|异想之物}} |
|
| |
|
| ==简介== | | ==简介== |
第134行: |
第134行: |
| “为,为什么。” | | “为,为什么。” |
| “因为你们收到了‘邀请’,这就说明你们是这次凤泊日的客人哦,原来没有听说过这回事吗?”那个名叫莉娜的人有些玩笑着回答道,原本外围拥挤的人群也因她的出现而开出一条路来,充满羡慕地边围观边低声议论着。 | | “因为你们收到了‘邀请’,这就说明你们是这次凤泊日的客人哦,原来没有听说过这回事吗?”那个名叫莉娜的人有些玩笑着回答道,原本外围拥挤的人群也因她的出现而开出一条路来,充满羡慕地边围观边低声议论着。 |
| | “这俩是抽到卡了?” |
| | “对啊,你没看见那个女孩子从水池捞出来的那根红色的羽毛吗?这下他们两个都受到‘邀请’了。” |
| | “我也去那里看过,但我什么都没看出来。” |
| | “这是概率事件……人家天生命好,我们能怎么办呢。” |
| | 两人没听到众人的议论,只是跟着莉娜往前走。 |
| “你说,我们该不该相信她。”阿芙蓉小声地问走在身前的良莠,看起来还是没摸着头脑。 | | “你说,我们该不该相信她。”阿芙蓉小声地问走在身前的良莠,看起来还是没摸着头脑。 |
| “看起来没什么恶意,反正我们也没别的什么地方好去了。” | | “看起来没什么恶意,反正我们也没别的什么地方好去了。” |
2025年2月7日 (五) 04:29的版本
|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
简介
自后历256年霓虹爆发虹之战后诞生的一种表现为天文气象的异想之物。该气象仅被观察到出现在霓虹三膜与阿特拉斯部分地区,据悉可能与其异想要素与虹之战历史强相关这一特点有关。
详情概念
“赤鸾泪”,霓虹地区特有的异想化自然气象,另有俗称为“虹雨”。其一般发生时间具有规律性,通常出现于每年的早春时节,尤以4月上旬出现最为频繁,在此期间往往呈现周期性间歇出现的特点。
顾名思义,赤鸾泪通常以雨水状态出现,混迹在霓虹地区常年的降雨天气中。与一般降雨现象有所不同,其外观通常为透明度较高的烟红色液体,携有类似于铁锈与腐殖质的混合气味。据当地部分科研组织调查,此物质从微观角度上无法合理解释其特性来源,可推论赤鸾泪本质是一种异想之物。
形成原因
出现——后历242年虹之战爆发,此战役期间诸多污染技术被投入使用,例如迎潮灵和污染质精炼技术等,为当地的生态带来不可逆的恶化,交火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类似忘忧宫污染潮的遗留物质,同时受战争的影响,霓虹-阿特拉斯诸多接壤区块遭到严重破坏,乃至出现当时的霓虹居民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两地间的大量空洞这一情况。
后历256年左右,虹之战即将结束之际,空洞现象进一步加深,大量积攒的污染物质因无尽海洋流作用,随无尽海水倒灌入霓虹三膜。据相关记载,历史上被观察到的最早的一次虹雨便出于此。
发展——霓虹自后历240年以来雨水不绝,加之当地宗教文化兴盛与虹之战期间社会动荡,虹雨自然而然被附加以神话色彩,而富污染雨水则加剧了其异想化的进程,于是在霓虹文化后续的发展中,虹雨成为了霓虹复杂神话体系中的一支意象,并拥有了正式的称谓——赤鸾泪
后续——霓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停滞时,虹雨的异想化进程一度减轻,但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据推测其概念可能在多年潜移默化中融入“雨水”本身,由此概念固化。
影响
尽管早期虹雨渗入的污染经过稀释,但污染技术的危害依旧不容小觑,旧历256年的首次虹雨对霓虹战后的基建设施造成了不亚于战火的破坏,霓虹各地的异想污染达到了一个异常的高度。
后续虹雨的破坏性逐渐降低,更多得作为诠释虹之战历史的神话要素之一,而污染性已陆续稳定。受其拥有具象形式的优势,虹雨在霓虹的中早期文化延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例如协助承载了本应受虹之战影响而焚书的互助社时期历史。
文化起源
据考据,“赤鸾泪”这一命名很有可能出自霓虹本土宗教性组织中名为“卜奉”的一支。
卜奉卜奉这一称谓并非该组织原名,应为后历186年前所得赐名
霓虹地区领导者改组前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性组织之一,人数规模较小但影响力深远,三膜范围皆有成员分布。
据历史资料显示,卜奉神话色彩浓厚,所取概念根源很有可能来自凤凰一系,在近百年霓虹的文化发展中自成一派。其代表色为烟红色,这一点在建筑艺术与服饰上得到有力体现。卜奉有在清明时节游街祭拜祈求亡者安息,世人安康的习俗,这一文化逐渐形成了霓虹特有的非官方节日——名为凤泊,尤以在后历240年后盛行,时至今日仍可在霓虹部分地区见到类似行为。
卜奉之间以“族人”相称,鼎盛期约四千人,但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薄弱,甚至完全无血缘关系,而采用极其浓厚的神话与宗教影响,但内部关系相当融洽。卜奉通过在凤泊日凭“鸾的邀请”这一方式吸收新成员,有说法称这一操作存在借用拥护者影响进行契约绑定的情况,但已无法证明。尽管卜奉的人身自由可能受限,但作为“忠诚的馈赠”,其成员能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远超霓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因此即使名额匮乏,仍有大批群众报以热切希望。
展开关于卜奉历史的文献
|
卜奉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后历 143 年的 HAVEN(霓虹旧称)。当时的 HAVEN 社会秩序极其混乱,民间势力此起彼伏,卜奉则在互助组织时期的争锋相斗中孕育而生。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时霓虹一般宗教性组织不同的是,卜奉在成员关系上采用了“民族”的罕见概念,这一做法有效加强了其内部凝聚力,适配了当时的高压外部环境。由此点也可推证出当时 HAVEN 底层人民的愿景与规模难以扩大的原因。
后历 186 年,随着 HAVEN 秩序的稳定,卜奉已归属于虹霓教廷,但长达四十年的“血脉”避免了卜奉被拆解的命运。与此同时,普遍意义上的卜奉因魔术师的赐名而正式形成,受此影响,卜奉实际上直接向魔术师负责,协助了 HAVEN 的统治。
后历 222 年,HAVEN 进入三足鼎立时代,“苏丹”出现。卜奉的文化意义于此开始迅速丰富,成为完全忠于苏丹领导的一支特殊组织,无论是在虹教高层还是社会基层皆有他们的出现。
后历 240 年,“鸾”的象征物随霓虹开始降雨这一情况确立。
后历 242 年 3 月 7 日,虹之战爆发,卜奉为虹之战苏丹方提供了重要协助,代表性成果如负责了一项污染技术的研发,其在后方霓虹本土的秩序维护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虹之战期间,隼纠集魔女会议策反大量虹教成员,于虹教高层的卜奉成员与其对峙,被迫转入地下工作,为反攻积攒剩余力量。
旧历 256 年 9 月 23 日,苏丹方战败,虹之战结束。因其拒不服从先民统一政府的审理而遭到暴力清剿,剩余成员在霓虹本土发动了自杀式袭击,追随其拥护者的意志而亡,该宗教性组织被抹灭,其文化意象却在虹之战中达到高潮。据民间说法,卜奉并未在虹之战战败后覆灭,其后人遭到苏丹的诅咒如凤凰不死不灭,永远等待有朝一日再次服从于苏丹领导的一日,但先统官方资料中并没有发现卜奉成员的存活迹象。该宗教组织逐渐遭到遗忘,但类似于“赤鸾泪”的故事始终讲述着他们的过去。
|
展开关于卜奉文化的传言
|
此处指后历 240 年后发展完全的卜奉文化
自后历 240 年以后,霓虹阴雨不绝,从此再无日出之时。HAVEN 人民期望天晴的心愿便开始种下了。
凤鸾于黑夜中啼鸣,它不忍心看见世人在黑暗中摸索哀苦,便将自己丰满的羽翼尽数拔去,洒向大地。于是那块土地上便拥有了红色,那块土地上便流淌了鸾鸟的血脉。他们生来便为了追随太阳而去,为了找到冲破那片雨云的机会,为了光明重新回到人间的期许。他们名为卜奉。
在茫茫雨雾中,他们看见了那个如太阳耀眼的人,那个与这份心愿共鸣的领袖。鸾的子嗣尊奉他为拥护者,许下永世忠诚的誓言,他们相信他会带领迷茫的人民创造那个不再阴晦的明日,便追随他的轨迹坚定不移。
可这条道路必然需要牺牲,HAVEN 的人民太久没见过光亮了,哪怕那是一丝地上的火光,他们便不管不顾昏了头了!但鸾的子嗣只是哀叹世人的背叛,他们不会施与怒火,谁能怪得了他们呢。他们只是向着他的方向去,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翔,为亡者哀悼,为生者祝福。
可是雨越下越大了,雨水打落了他们的羽翼,刺伤了他们的眼睛,但他们看得见光明,看得见名为【数据删除】的人身上耀眼的色彩,只要雨水还在淅沥,他们决不停下。直到...
虹之战的到来,鸾的子嗣失去了所拥护的光明,他们看不见那个有太阳的明天了。在雨夜中飞翔的鸟儿哭泣着,如扑火飞蛾冲入了那些厚重的雨云,从此天上再没有名为“鸾”的生灵。
地上的人们看见,那夜的雨水是红色的,像鲜血一样染红了整片大地。赤鸾的眼泪随着雨水降入人间,警醒了迷途的世人不要忘记日出的梦。曾有人说,赤鸾并未离去,他们等待着日出的那一日的涅槃,重新追随太阳的方向飞翔而去。
一个传说落下,另一个传说兴起。霓虹流传着始终如一的祈愿——天晴就能见到彩虹,就能离开霓虹,前往不用面对漫漫长夜的世界。
|
展开
|
展开243.A.P/05/24
|
霓虹-黑衣
霓虹的雨,一刻也没有停过。这场雨已经下了快三年了吧,良莠记不清了,毕竟这和他没什么关系。
在黑衣这块地方,像这样的小巷子实在太多了,纵横错杂的排水系统被埋在地下,地上又用更复杂的房子和街道堆成了山,黑衣人就像无孔不入的雨水一样寄居在这些狭小的混凝土块里,为了每天的一日三餐浑浑噩噩地奔走去另一处铁架子中——当然,像他这样无家可归的人也不在少数,当黑衣的排水系统开始堵塞时,洪水就会淹没地上的房子,和房子里的人。自从两三年前的洪灾后,良莠就一直流浪至今。
顺着熟悉的近路,从一处小巷钻入另一处小巷,雨下的越来越大了,如果不赶快回去的话,晚春的雨水还是很容易会让人着凉的。那个被他称之为“住处”的地方,充其次不过是某处巷子里的废弃管道罢了,不过总好过待在外面淋雨。良莠这一天并没有什么收获,能翻出来的东西不是被水泡烂就是一无是处,看样子今天又得挨饿了。
快到巷口的时候,他看到那里貌似已经有了个“不速之客”——棚子底下的台阶上坐着一个看起来比他还小些的女孩,正抱着腿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身上的衣服脏乱且过于宽大,很显然也是捡来的。良莠瞥了一眼她杂乱的头发,感觉到有些紧张,悄悄把手里的袋子往身后藏了藏,他见过很多次孤儿们为了半片面包或一个苹果核大打出手,最后的结果总是得不偿失,但貌似那个女孩也已经注意到了他,正抬头盯着自己手里的东西。良莠硬着头皮从她身边匆匆跑过去,钻入巷子的更深处,他的住处就藏在那里,除了他还没有别的人占据过这个地方。
只是,当他拐过最后一个弯时,一道铁栅栏已经封住了那里,贴在上面的纸歪歪得写着“老旧设施翻新”。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就习惯了,往往找到一个安身之所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眼下雨只会越下越大,而自己没时间再去找这样一个管道了,如果不想浑身被淋湿的话,恐怕只有……
回到巷口那个棚子的时候,那个女孩还坐在那里,听到他的脚步声回过头看了看良莠,很快便失去了兴趣。他找了个离得稍微远的地方,放下自己的家当,恐怕今天只能在这里将就一晚了。
他拿出早上捡到的半个馒头,拍了拍上面的灰准备当做晚饭,听到身旁一阵咕噜声传来,抬头一看才发现有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感觉有些发毛,不过就算她要冲上来抢的话,良莠还是有信心能打赢她的。只是那个女孩就坐在台阶上一直盯着良莠看,丝毫没有别的动作,她的脸上脏兮兮的,透过头发隐约能看到因为营养不足而显得瘦削的下颚。
“唉。”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出乎意料地掰了一半丢给了她,女孩显然也没反应到他的举动,颤颤巍巍地从地上捡起有些沾湿的馒头,低头出于本能地咀嚼着。
“你也是孤儿吗。”良莠把剩下的份塞进嘴里,朝着她问道。
“嗯。”除此之外,再无回应。
他找了块算干净的角落,蜷缩着把袋子压在身体最里面。经过这么久的流浪,他积攒了不少经验,比起可能发生的冲突,损失一点食物安抚眼前这个家伙算不了什么,只要自己明天早点离开就好了,他这样想着闭上眼睛。也许是一天的奔波太过疲惫,这一觉他睡着得很快,昏昏沉沉的,但并没有做梦。
好像过了很久,良莠感觉到头有些不舒服,睁开眼睛一激灵差点吓了一跳,赶忙摸了摸身下,熟悉的触感还在。他松了口气,定睛一看,昨晚那女孩正拿手指戳自己的头发,意识到他已经醒来便递来一个装有水的瓶子。良莠有些疑惑地接过,但还是拧开了瓶盖,他不觉得有人会害自己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家伙。果然,就是外面接的雨水。
“那,那个,店要开门了,会,会赶人。”她有些结巴得小声说道。
自己居然睡过头了,要是被里面的人发现门口有人,免不了又是一盆冷水泼脸。他把塑料瓶递了回去,转身拿起自己的袋子准备离开。这样还是太冒险了,今天得找个合适的地方过夜,不过这家伙居然没趁自己睡太死干点偷鸡摸狗的事,他这样想着转身离开巷口。
感觉到有些奇怪的地方,他转身回头看去,那女孩果然正在默默跟着看着自己。
“我说,我身上没别的好给你了,我自己都没吃到什么,你还是赶紧走吧,我可不等你。”良莠话是这么说,但还是站在原地观察她的动向,虽然从始至终这人一直都只是盯着自己看。他感到有些烦躁,面对一个不爱说话的家伙他懒得搭理。
“你烦不烦啊喂,还跟着我干嘛,讨饭吗?”良莠实在看不下去,再次回过身。
“你最好还是赶紧离我远点,别想着还能……"
“我,我只是想给你这个。”她突然打断了良莠的话,把一张看起来像纸片的东西举到他身前。那是一张银黄色的糖纸,曾经有褶皱的地方被压得平平的,上面的水珠正泛着淡淡光彩。
“作为昨天的交换,给你。”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不过倒是不怎么结巴了。他有些意外地看着这个场面,半天没说上话来,最终还是把糖纸塞进了口袋里。这世道可真奇怪,明明饭都吃不上还有人会收集这些没用的东西……
“你还要跟着我吗,唉随你吧,下个路口你准会跟丢。”
“……”
“你叫什么,还是说一直都没有名字?”
“阿芙蓉。”
“我叫你阿芙行吗,要是不乐意就算了。”
“好。”
|
展开244.A.P/04/03
|
霓虹-黑衣
当良莠又一次闻到空气里湿润的熏香味时,他才发觉又是一年清明将至。
谷雨纷纷,这个词在霓虹也不例外。街上的行人驻足一旁,游街的队伍置身伞下,顶着难得的细雨穿过条条街道,从高处看下去,就像一条红色的河流在城市之间流动。
“良莠,你说他们在干嘛啊,下雨天还跑到外面淋雨。”她架在栏杆上手撑着脑袋,看着从天桥下穿过的人群。
“今天是凤泊日啊,你没听说过吗,很早之前每年都有这个习俗了。”良莠把手伸出栏杆外,感受着一点一点落在掌心的雨滴。
“什么粉菠啊,这样走来走去得看起来好无聊。”
“下去凑近看看不就知道有没有意思了嘛,反正人家又不赶我们。”他甩了甩手,把水全弹到了她脸上。
“哎,你急什么,等等我。”
噔噔~噔噔。不知道是脚步声还是雨水打在石阶上的声音,一阵一阵的响起来。
趁着人群熙熙攘攘,二人从角落里溜进了这个看起来有些尖尖的房子。里面光线更加暗淡,但旁观的人不减反增,就连声音都被掩盖得难以传达出去。
“这里应该就是主会场了,你记得要跟好我别走散了……嗯,人呢。”他回头张望,却只见一张张陌生的人脸涌动。
街区外的霓虹光从正中央那扇琉璃窗户投射在地板上,墙壁的凹槽处点燃着数不尽的蜡烛,如萤火虫般把这个暗灰色的空间照亮,熏香的白烟在半空中飘散,随着雨点的节奏静静地浮动着。
从入口处于良莠分开后,阿芙蓉便因人群的方向顺水推舟来到了这个不怎么吵闹的地方。只有零星几人在这个房间走动,或是抬头观望两侧镶嵌的石雕,或是双手合十神神叨叨地小声嘀咕,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孩子是不是因为贪玩跑到了这里。她好奇地四处闲逛,这里神神秘秘的气氛和装饰暂时吸引了她的注意。房间最深处的中央,她看见一个大水池摆在那里。
“为什么要在房间里造水池,外面不就有现成的水吗,修这个房子的人肯定没被车子溅过一身污水。”走上前去,这个椭圆的水池正蓄满了水,此刻水面没有一丝波纹,和池壁上深灰色的铭文俨然一面巨大的镜子。阿芙蓉低下头,看见了她在水面上的倒影,那是一个幼小而显得瘦削,眼眶被凸显得很大的脸,也许是因为很少有机会端详过她自己的样子,此刻竟有些出神。可不知为何,她看见自己渐渐暗淡下去的眼眶周围开始泛出红色的条纹,在它们的衬托下,那张脸看起来就像是……
另一个人一样。
“你怎么在这里乱跑,我找了你好久了。那边居然在分粥诶,快点过来,要不然去晚来了就没了。”良莠突然出现,有些责怪地拍了拍阿芙蓉的肩膀,给她摇醒了回来。
“嗯,你在发什么呆。”他凑上前低头看,可水面上只是普通的两张脸而已,和平常在马路积水处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她就是直勾勾地盯着水池里看,她看见那里面似乎有一团颜色更暗的东西。她伸出手慢慢探到水池里,波纹从她抽出的位置向四周扩散——那是一根被水打湿的,红色的羽毛。
“你怎么又看上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了,要我说就应该……"一声轻叹从二人身后传来,良莠警觉地转过身去,一位打扮得和那些游行的人差不多的妇人在他们身后身后不知观望了多久。他紧张地将阿芙蓉护在身后,观察着出口的方向,随时做好了逃走的准备。
“不必紧张,孩子们。这是你的哥哥吗。”她显然是在向更矮小的孩子问道。阿芙蓉呆了一下,这个陌生的字眼勾起了她的记忆,她曾经貌似的确有过哥哥,但现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面对妇人的询问,她只是看着她的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那妇人朝他们淡淡地笑着,对身旁的人说:“莉娜,这两天你先照顾好他们,带他们出去吧。”那个人示意良莠二人跟上,但他们显然还没搞清楚怎么一回事,迟疑了一会才决定跟上她的步伐。
“为,为什么。”
“因为你们收到了‘邀请’,这就说明你们是这次凤泊日的客人哦,原来没有听说过这回事吗?”那个名叫莉娜的人有些玩笑着回答道,原本外围拥挤的人群也因她的出现而开出一条路来,充满羡慕地边围观边低声议论着。
“这俩是抽到卡了?”
“对啊,你没看见那个女孩子从水池捞出来的那根红色的羽毛吗?这下他们两个都受到‘邀请’了。”
“我也去那里看过,但我什么都没看出来。”
“这是概率事件……人家天生命好,我们能怎么办呢。”
两人没听到众人的议论,只是跟着莉娜往前走。
“你说,我们该不该相信她。”阿芙蓉小声地问走在身前的良莠,看起来还是没摸着头脑。
“看起来没什么恶意,反正我们也没别的什么地方好去了。”
没人注意到,那根被丢回水中的羽毛,像融化了般消失不见,只留下一抹暗红色的影子一晃而过。
淅淅沥沥的雨水还在下着,那些游行的队伍带着火红的颜色仍旧穿行在雨中,看起来神圣而隆重。良莠回头看了看,房顶上镌刻的图案和他在屋里看到的相差无几,看起来就像是一只鸟在展开翅膀的模样,显得夸张却灵动——在他的印象里,还从来没在霓虹见过这种奇特的鸟。那些手拿着燃香的人还在一个接一个地到来,聚集的烟气融入在雨雾中,消失在霓虹似夜非夜的天空里,雨水,正从那里而来。
直到以后,他才知道这样的建筑在整个霓虹还有很多,他也会思念起当初跨进这道门槛的那天下午。
|
展开244.A.P/04/06
|
霓虹-鸢尾
灯光,地毯,畅饮,欢笑,红色,金色。原来,这些样的东西,在鸢尾只是寻常。
她扯了扯良莠的新衣角,想提醒他收敛一下那看起来有些粗犷的进食——毕竟是作为客人参加这种从未经历的盛宴,多多少少要保持一些她认知里应该叫做“礼貌”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