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伊卡洛斯之翼坠机事件
诈骗条目
本条目仅出于幽默感而保留。
认真你就输了! |
![]() |
“盗墓”竞赛参赛词条
该词条为竞赛参赛词条。
如有任何与竞赛相关困惑,可查看2025“盗墓”竞赛主题页或咨询竞赛主持人。 |
综述
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碎数研的历史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尽管在已有得到广泛承认的通史的当下,数目繁多的所谓“野史”也依然具有相当顽强的生命力,且其中的不少演绎能为人带来相当的乐趣。本词条记述的事件即为非公认历史的微不足道的一角。
“初代伊卡洛斯之翼坠机事件”(以下简称“坠机事件”)指发生于【数据删除】.A.P的初代伊卡洛斯之翼故障并导致其穿戴者迷失于幽蓝国内的事件。这一事件间接推动了碎数研后期使用的完善的破碎数据抓取技术的产生。
前置史论
本事件为一与碎数研公认历史不同的碎数研通史中的事件。这一通史认为碎数研的前身来自统治局派往冰封的驻扎小组,而破碎数据抓取技术源于小组开发的复原冰封雪花中残存数据的工具。此小组成员即后人所称的代达罗斯,下面以代达罗斯相称,尽管他们是否与目前碎数研所公认的代达罗斯完全一致是个完全未知的论题。
最初的数据抓取工作大约自【数据删除】.A.P,彼时的代达罗斯所使用的破碎数据抓取技术臻于完善,起始,开始来往于幽蓝国和【数据删除】基地之间,目的则是出于一种娱乐性的研究,因彼时还没有开发数据复原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小组在核心人员外也召集了一些边缘测试人员,多数为非林泊,记述时常用代号。这些人是本事件发生的主体人群。
事件经过
飞行阶段
- 起初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数据抓取工作,直到它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 【数据删除】.A.P.8.24 晚,第【DATALOST】次常规数据采集工作自幽蓝国缓冲区启程。驾驶员:代号“罗达”。接收员:代号“曼戈尔”。
- 顺利进入幽蓝国,收集装置展开正常,数据传输正常。
- 通讯线路内屡次出现杂音。
- 约半小时后,数据采集完成后,伊卡洛斯之翼及其驾驶员按计划准备返回。
- 通讯线路内再次出现杂音,杂音消失后基地与驾驶员的联系丢失。
【录音】████0824-5 |
---|
收集时间:未明确 |
搜救阶段
-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数据删除】基地吗?
- 联系丢失后约三分钟、屡次尝试重新连接失败后,接收员向其余测试人员报告异常情况。
- 经讨论后,测试人员一致认为此问题可能是幽蓝国内部机制致使的领航系统失效,因而导致驾驶员无法联系本部、无法返航。为不将问题扩大,测试人员内部决定额外派出两架伊卡洛斯之翼前往幽蓝国搜查。
- 约20分钟后,两架伊卡洛斯之翼自幽蓝国缓冲区起飞。两位驾驶员分别为“阔卡拉”“比尔”。
- 起飞10分钟与14分钟后,两架伊卡洛斯之翼相继失去联系。
- 失去联系后约10分钟,接收区收到来自其中一名驾驶员的断断续续的数据传输。
- 传输持续进行,但没有收到任何驾驶员的其他消息。测试人员决定保留数名接收员轮流值班,其余人先行去休息。
- 次日凌晨4:30左右,“比尔”所驾驶的伊卡洛斯之翼抵达幽蓝国缓冲区,但驾驶员不知所踪。
【采访记录】有关“坠机事件”的若干解释(片段) |
---|
收集时间:未明确 |
收尾阶段
- 次日早晨,此事惊动了一名代达罗斯。
- 该代达罗斯查询了三名消失的用户的识别码的重生信息,发现其中一名已重生,而其余两位未查询到重生信息,推测是已迷失在幽蓝国中。
- 此后碎数研停止了数据采集工作,全力研发新一代的数据抓取技术。
总结
我们尚不知“伊卡洛斯之翼”之名,推而广之,“代达罗斯”之名与坠机事件的先后顺序,但二者之间的关联显而易见。代达罗斯注定要背上伊卡洛斯之翼飞往太阳,也是同一位代达罗斯注定要从天上坠落。
笔者认为,伊卡洛斯之翼之名导致了伊卡洛斯之翼之实。数据采集装置的坠落不可能毫无理由,而多次毫无异常的数据采集任务证实了装置的安全性。一个可能的猜测是,由于这一技术是其他研究的副产物,而用于打捞数据、探索“历史”这一事业,其与林泊现实中“伊卡洛斯之翼”的特征具有相似性,因而这一名称在测试人员中传播开来,用于替代“数据抓取技术”这一过于直白的名字。而这一名字赋予了装置“坠落”的特质,最终酿成了这一悲剧。
而碎数研后续使用的完善伊卡洛斯之翼再无出现坠落事件。一个名字带有“注定坠落”的意味的装置不再坠落,不知碎数研是否对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这一异常值得深思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