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形:修订间差异

来自Limbo Wiki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碎数研}}{{BDRGC|异想之物}}
{{碎数研}}{{BDRGC|异想之物}}[[分类:碎数研/Solve]]
<blockquote><big>那些失而复得的事物,还是原本的那个吗?</big></blockquote>
<blockquote><big>那些失而复得的事物,还是原本的那个吗?</big></blockquote>
==简介==
==简介==

2022年10月22日 (六) 14:41的版本

Icon-info.png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那些失而复得的事物,还是原本的那个吗?

简介

镜形(Mirror Shape)

从人类的印象中诞生的异想之物,行动准则为替代一样物品或者人物,一般具备自主行动能力。
异想等级1-5级不等,视情况而定。

谁知道这个概念在被替代之前又是什么样子?

该类异想之物通常与目标长相相似,具有“第一眼看上去是同一个”的特性,不止于会动的物件或动物,也有可能人形。
通常会将自己被制造时所依据的印象样本视为目标,并且有着强烈的将其替代的欲望,并表现出极度的焦躁。
可通过他人的印象得到目标的所在位置,即使没人知道目标的位置,也有未知的办法寻找到目标。

形态

镜形的形态最初会根据制造者对目标的印象而定,在离开制造者后,则依托于他人对自己和目标的印象发生改变。

  • 该过程会受到首因效应[1]近因效应[2]的影响。
  • 此处“制造者”更似“发起者”,镜形会根据收到的新印象,自我进化。
  • 由于印象的抽象性,制造出与目标几乎相同的镜形极其困难,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个体。

起源

初步推测是源于人在看到镜子中完全一致的陌生自我时,失去独一无二性——被替代的恐惧。

  • 大多数动物在面对镜子时,都会认为镜子中之物的是自己的同类或异类而非自己本身,除了人与几种高智商动物。
    而这是否又是一种不幸?

而在民间流言之中,镜形多出现在失而复得的美好故事里。

  • 镜形所渴望的,或许就是从怀疑到接受的那个过程?
    现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最新消息
碎数研近日在数据挖掘中发现:
镜形最初是[待解封]制造出的一种内部辅助回收机制,后来在流传到民间后被低害化和美化,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制造方法

[已销毁]

为了规范该类异想的生成,仅留下了三个关键词:想象, 替换, 渴望
转换自其他具有镜子概念的异想之物,例如镜城

变种

印象因信息的不断获得而具有大而快的流动性,因此容易受到其他概念的污染,从而产生变种,变种不再具有替代的能力。

但变种将拥有更多的特性,或者与其他种类的异想之物结合演变出新的能力。

但即使性质被污染的与原本偏离再远,目标一日不除,他们就终日坐立难安,有些镜形会选择消灭制造者。

处理方法

个体根除

  • 消灭制造者,并抹除镜形接触者对目标的印象,镜形会自然消失。
但凡还留有一点,即使是个模糊的影子,镜形也会以一个模糊的影子的形象继续去追杀目标。
  • 在不异化的前提下,若镜形进化错误,可令其与目标见面,镜形有极小概率自我消失。

暂存拖延

  • 将部分他人对目标的印象转移到镜形身上,可以短时间内缓解他们的焦躁——让假货变成“真货”
并不是不能和谐相处,而代价是必然有的。
  • 在消灭制造者后,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修改成无法移动或难以移动的事物,以限制对方的行动。
真的不会对目标本身造成影响吗?

相关事件

本非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年7月7日,

统治局防异部门接到消息,有一只镜形在替代了原目标后,产生了猎取新目标的渴望,并在原目标家中变异。

此现象在事故发生后引起了中等范围的恐慌。部分居民开始毁坏自己曾经丢失过的物品,有多起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因该事件死亡人数未知。
但在经防异部门调查后发现,该镜形的“目标”的身份是一位为他人培养的替身,而“新目标”是该替身的模仿对象。
因此该事件被归类于特殊情况,处理结果:实行观察性拘役,期限无期

调查结果公开后怀疑声仍持续不断,部分受害者要求彻底焚毁镜形。


“一出完美的借刀杀人事件。”
————一位网友的评价。

  1.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
  2.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