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木”事件

来自Limbo Wiki
Icon-info.png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林泊现实警告
该条目涉及林泊现实内容,请谨慎阅读。
待完善页面
该词条有待完善。

榫卯木是三级静物种异想之物,概念来源之一为林泊现实中的榫卯结构。

本词条叙述了该异想之物在“石林第13区”从发现到后续处理的过程。

Ø:白色方块

可找到的最早的关于榫卯木的记录开始于500年2月。此时榫卯木表现为不同形状的白色方形物体,tzb在例行报告中将其标记为一级下品种。

由于物体的材质——树木在石林层并不原生存在,在短暂的讨论后,tzb决定对该异常现象保持观察,在必要情况下消灭接触异想的原住民,以防止对石林文化的大幅度影响;
但由于后续几个月内异想之物在观测范围内没有变化,tzb只保留了该异常现象的监听钩,而负责观察的成员则被撤走,而收缴此类物品的工作则交给了自动机异想。

就汇报的结果来看,榫卯木集中出现于此时仍未被分离的“第13区”。

Ⅰ:异常性质的显现

在次年三月的一次日常收缴中,自动机汇报称,异想在销毁前表现出类似核心概念变更的现象;在对相似的样本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后,榫卯木被上调至二级静物种。

据分析,该异想之物出现时的形状逐渐趋向若干个模式,且产生了以下异常性质:
复数个榫卯木拼装成的模型会表现出与其形状相似的实物类似的性质,如收音机形状的模型会可以收听无线电,菜刀形状的模型会表现得锋利。
并且,自发出现的榫卯木,是由更小的若干个榫卯木组装成的。

由于在若干个报告中,该异想已经嵌入当地原住民的体内:尽管无法确定该异想的具体机制,tzb仍下令绕过楼层守护,对13区的异常个体进行清杀,并任命了专员A全权负责此事。

对应收藏品

!! 整理完收藏品把这玩意丢去收藏品页面!

todo

(此处填入收藏品格式)

……
……综上所述,我估摸着就是不知道哪个组织搞的艺术作品。
……你说“清除异常个体会损害石林层的信息复杂度”?别提了,这玩意本来就不该在石林出现。

Ⅱ:13区的混乱

503年4月13日,一自动机在搜集目标异想时失联。接替其的自动机在靠近信号失联的地点时,观测到一树型白色物体,几十秒后也进入失联状态。
A下令全面封锁13区周围,并着手准备全面回档13区的数据,以尝试根除该异常现象。
然而,三天后,A在例行汇报后失踪;当日23:00,tzb埋下的监听钩短暂失联,然后汇报了大量错误的数据。
有证据表明,监听钩的实际坐标已不在石林的13区内部——此后13区恢复正常。

但这并不是事件的结束。同月15日,新任命的专员C在派出自动机检查13区时,自动机被送到了13区范围外的未知地点,且地点坐标极其接近监听钩。
C判断,监听钩仍在13区,只是因为异常现象而被整体隐藏——因此,必须择日清空13区,并将其残骸分离为亚空间。

Ⅲ:反抗的旗帜和全面冲突

tbd

503年4月32日,某跨层旅游论坛上,一名声称为tzb内部成员的用户,发帖称:
“tzb未经亚空间的所有者同意,将亚空间重新挂靠至石林13区附近,并以此为由清除亚空间。”
……一名围观者将“复原药水”撒在原住民身上,意图证明原住民是林泊,无果后离开……
……
……tzb员工误入13区后与原住民发生冲突……
……C下令全面消杀……
……
……13区与霓虹层之间产生了共鸣现象……
……观测到13区异常的生成了人类种……
……
……tzb的自动机被引入陷阱后绞杀……
……

Ⅳ:和平协议和事后清算

tbd

……tzb少有的对原住民退让了……
……签订了和平条约,约定tzb撤出13区……
……
……tzb寻找下令全面消杀的员工,但员工不知去向……

Ⅴ:事后复盘

tbd

……
……谜团之一是,13区原先是否是石林的一部分?
……为何tzb绕过了楼层守护,对原住民进行了未经检查的清洗?
[-]……

Fin:收集品

tabber修复中……

假评论区

tbd

观众A:我有个推测,The Eraser和tzb不会是一伙的吧,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就冒出来一个组织
 编者E回复:那不好说
观众B:不对啊,按理来说石林和霓虹应该都不能新增原住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