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言棱镜
简介
三级飞行种异想,常出现于人烟稠密处。
外形
较为细长的八面体,面对称轴之间的较小夹角约为60°。颜色与光泽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正常状态下无法用任何物理手段破坏。
习性
近地悬浮,有一定的移动能力。会依据周围环境改变自身纹理与光学性质以隐藏自己。
似乎对周围人类的言语有感知能力,会趋向谈话发生频率高的地方移动。
可以对周围的声波进行轻微影响,如轻微降低振幅、选择性吸收部分声波、发出能量极小的干扰波等。对于对话而言,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重音位置的改变或断句的变化。
展开一段对话 |
---|
在感受到被捕获的风险时,振言棱镜会加大干扰力度。可能会有部分人感受到轻微耳鸣与背景噪音。但由于过于明显反而更容易被捕获了
对墨水与印刷制品表现出畏惧,极少出现于书库或报刊亭等文字量大的地方。沾染墨水后30秒内即失去生命体征,而持续接触印刷品后会表现出“眩晕”性状:光泽褪去,调整外观能力降低,失去悬浮能力,且硬度极大下降。
防异措施
当感受到与他人的交流出现明显障碍超过30秒,应当怀疑周围出现了振言棱镜。请观察四周,寻找周围的光学性质异常处,如向光处的阴影、不符合物体表面性质的反光,或是物品边缘的异常扭曲。
为确认,请将墨水或书本放置于异常处,观察其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确认了振言棱镜的位置后,请迅速用墨水涂抹以使其失去生命力。若周围没有墨水,请用印刷品将其压置其下至少30分钟,待其眩晕后用物理手段破坏。
生物制品
言敏光晶
虽然被称为振言棱镜的制品,但事实上就是失去生命力的棱镜本体。
纯白色八面体,不透明,材质略似大理石。
会感知周围的交谈声而振动,振幅与信息量呈正相关。理论上可用于制作言语感受器,但目前尚未有此方面的研究。
若言敏光晶被墨水污染持续一段时间,则会发生碎裂:从各个面心处开始出现裂纹,迅速向顶点蔓延,并导致整枚光晶碎裂。碎裂时伴随有模糊的人声,有部分人认为,那是振言棱镜一生中铭记最深的话语。
由于大部分光晶都在防异时沾染了墨水,因此完整的言敏光晶极为罕见。
言晶残片
言敏光晶的碎片,仍保留了对言语微弱的感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