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叶草:修订间差异

来自Limbo Wiki
(内容扩充)
标签(旧)WikiEditor
(重置完成)
标签(旧)WikiEditor
第1行: 第1行:
{{碎数研}}{{BDRGC|异想之物}}{{不完整}}
{{碎数研}}{{BDRGC|异想之物}}
==简介==
==简介==
二级养殖种异想,外观为近似蕨类的草本植物。原产于二代地表,于740A.P.前后被引入港湾,一度成为风靡一时的观赏物种。后因“对观赏者心理认知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被紧急停销。
二级养殖种异想,外观为近似蕨类的草本植物。原产于二代地表,于740A.P.前后被引入港湾,一度成为风靡一时的观赏物种。后因“对观赏者心理认知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被紧急停销。

2024年11月10日 (日) 02:42的版本

Icon-info.png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简介

二级养殖种异想,外观为近似蕨类的草本植物。原产于二代地表,于740A.P.前后被引入港湾,一度成为风靡一时的观赏物种。后因“对观赏者心理认知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被紧急停销。

生活史

生长

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具二回羽状复叶,侧出脉,平行脉序。叶片初生时呈浅绿色,发育2-3天后即向白色转化,栅栏组织退化,海绵组织中淀粉合成加速,叶绿体大量向白色体转化。7日龄的叶片中已基本无法检出叶绿素。成熟叶片的能量供应机制尚不明确。
幼年期羽叶草生长迅速,自破土至第一对幼叶生出通常仅需约6小时,两周之内株高即可达到60cm左右,接近成熟植株水平。近年来有些研究表明,野生羽叶草的发育明显慢于养殖型,但植株发育的基本成型也不会迟于30天。平均而言,在破土的30-45天,羽叶草即进入成熟阶段,表现为根系扩张减缓甚至停滞,侧芽停止发育,但顶芽仍保持有限度的分裂,并开始逐步向花芽转化。

花前

羽叶草通常在破土90天左右进入花季。这是平均的数值,Frontfroid(735-762)已经证明,培育地点附近的人口密度会显著影响发育进度,而自然条件(气温、降水等)则影响不大。通常而言,在发育80天时,顶芽中的生长点已经完成裂化形成多个花序原基,叶原基向花原基的转化也业已完成,但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化”,羽叶草才能开花。“活化”的条件目前仍不明确,但基本可以确定与人类活动有关。

绽放

开花一般在夜间,萼片展开后,层叠的花瓣迅速绽开,过程最快不到一秒,至慢也不会超过半分钟。花色纯白,重瓣,直径7-12cm,开放时常有水雾伴生。花期持续时长不一,从数周至几小时不等。单株羽叶草的花开时常会触发成片羽叶草的集群绽放,原因不明。
开花期间会出现植株叶片的成批脱落。脱落的叶片往往会在植株周围飘荡许久,长者可达若干天,直到母株死亡方落至地面并迅速降解。据S.Graupel(739-757)的研究,脱附叶片离开母株后,仍在与植株进行持续的物质交流,事实上仍可视为植株的组成部分。这一学说因能解释叶片生理节律与母株高度的统一性而获广泛认同,但目前仍未完全探明叶片与母株的交流机制。

凋亡

一般在花期结束前,羽叶草的叶片就已全部脱离母株。花朵凋谢时,花瓣迅速全部脱落,萼片合拢,片刻后迅速爆裂,种子以绒絮形态四散飞出,随风而散,遇见潮湿的泥土即可生根。果实爆裂后,植株自动脱水折断,随飘飞的叶片一并落地,消弭于泥土中,不留痕迹。

参考资料

收藏品

标本匣

收集时间:750/4/23
保管单位:启生研究所
等级:souvenir

精巧的小装置。主体是灌注了固定凝胶的恒温波璃容器,配有带光源的上下底座。
在散射光下,凝固在硬胶中的绒絮仿佛仍在飘飞,像暮春时凋落的杨花。
流氯Grapuel于二代地表采集的首批样本。直到组织解散,这份样品仍陈列在大厅的展柜里。

日志簿

收集时间:753/7/23
保管单位:启生研究所
等级:main

流霰主笔的研究日志。
笔记本是她自备的。黄色的硬纸封面,翻开来,厚实的白纸哗哗地响。
照片在内容中占了很大比例,记叙语言也相当主观化,与其说是观测日志,不如说是一本配有解释说明的相册。
流霞的最后一条记录写于757/6/20,其后的内容由冷锋续写。

「时芳」家居植物速成套装(羽叶草型)

收集时间:755/2/2
保管单位:冷锋Frontfroid
等级:souvenir

曾在港湾供不应求的热销产品。使用者仅需将包装内的"羽叶草幼胚提取物"与"营养原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待出芽后移栽,即可便捷获得成体植株,平均仅需24小时。
在742A.P.以后,所有产品外包装上都增加了"亦有少部分使用者出现幻听等神经类症状。对于此类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的免责声明。
该产品于761A.P.停销。

无菌种植基质(200kg装)

收集时间:754/8/10
保管单位:启生研究所
等级:souvenir

冷锋采购的实验原料之一。
研究所关闭后,开过口的封装袋被随意丢弃在仓库的角落,如今早已无法使用。

相机存储卡

收集时间:745/11/3
保管单位:流霰Grapuel
等级:main

单反相机的存储卡,存有流霞拍摄的近千张照片和数段视频。
"相片是人留给世界的记忆。只要记忆留存,人便以某种形式存在。"
如今存储卡已经折成了两半,其中的信息更是无从读取。

影像资料

影像#761/5/28

收集时间:761/5/28
保管单位:统治局情报部
等级:key

雨还在下着。研究所里没有亮灯,从窗口透进的几尺带着雨意的天光,反显得室内更昏暗了。最后一批职工两小时前就离开了,椅子东倒西歪的散在各处,灰白的桌面上仅余下几张散乱的废纸,给整幅构图增添了一种荒凉的凌乱。
冷锋沉默的立在窗前,看着灰色的雨滴从天而降 这结局其实早在他意料之中。从第一篇论文发表开始,整个研究所就陷入了挣脱不出的悖论:每一项他们曾引以为傲的研究成果,都在将研究本身送上死路。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的那株羽叶草。洁白的叶片上闪着雨珠,雪一般的花朵开得正盛。花朵背后的墙体上,触目惊心的“拆”字红得刺眼。
明天,就在明天一早,整栋建筑都将被夷为平地,连同其中的每一份标本,每一张档案,乃至每一粒花朵凋零化作的尘埃都将被投入幽蓝,届时他们的一切将再也不会被人们记起,从永远到永远,消失在社会的记忆里。
这就是他竭尽全力换来的结局。
他感到喉头有些发紧。明知道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自己拼尽全力,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那点微乎其微的研究补助?为了虚无缥缈的所谓科研精神?还是……
一个在心里潜伏已久的念头突然出现在他脑中。他浑身一震,慢慢的,再一次把目光移向窗外的羽叶草。白净的花朵正在盛放,在风中轻轻摇曳着。
原来是这样的吗……
手在门把上犹豫了一下。想到现今的情况,他自嘲的笑了笑。
“反正已经无所谓了。”
门打开。在羽叶飘飞下,白花显的分外洁净明丽。一如当年。

熟悉的笑声再度响起。
“你还是来了。”
他没有答话,只是静静的立在花朵前,任由雨点打湿自己的衣襟。
自己果然还是在期待着这一刻啊……
他的内心轻轻的发出一声叹息。无论自己的理智怎样三番五次的警告,却始终熄灭不了心底久别重逢的一线欢喜。
一片羽叶从眼前飘过,他伸手去握,叶片在他手中化作了尘土。来自逝者的笑容又在耳边响起,若即若离。
“怎么不说话了?”流霰笑道,“几天不见,变得这么严肃了?”
他知道那不是真的。流霰Grapuel早就死了,连同她的声音、容貌和一切印记。耳边响起的不过是草木在脑中编制的虚像,是往事间不可触及的一道影子。
但他仍站在这里,听着记忆幻化而成的谎言。
轻笑声又在耳边响起:“一句话也不说,来这里作什么?”
是啊,他为什么来呢?如果说是为了对实验对象做最后的视察,恐怕他自己都无法相信。或许,他内心苦笑了一下,自己就像那些永远在后悔的旅客,脚虽已不在原地,心却仍耿耿于过往的风景。
他还记得三年前,流霰在这里播下了第一颗羽叶草的种子。当时也是一个雨天,那段白色的绒絮在雨中很快弥散成了一团朦胧的水雾,又在雨后的暮光中实化成一星白亮亮的嫩芽。当时他就站在旁边,听着流霰工作时的絮絮叨叨,心底漾起淡淡的、雨雾般朦胧的欢喜。
他也记得两年后的又一个雨夜。当时雨点倾盆而落,雷声从地面滚过,他独自站在院内,任凭大雨将全身淋得湿透。满院的羽叶诡异地漂浮在雨中,想满溢而无处安放的哀思。
“难道你都忘了吗……”
声音轻轻响起,带着哀怨与凄凉。他无力地试图抓住残存的一丝现实感,却最终仍无奈地滑向记忆里早已尘封的角落。
那些希冀……
那些泪水……
那些羽叶飘飞下的誓言……
雨滴打落在他脸上,像无力逃避的往事。
他终于开了口,带着宿命般的叹息。
“我记得。”

第二天,当防异小组到达时,发现他倒在培养园的一株白花前,神色安详,仿佛是睡着了。
在他的头上,白羽漫天飞舞,像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文献档案

笔记本

收集时间:Unknown
保管单位:破碎数据研究组
等级:main

一本陈旧的资料集。封面的牛皮纸已经破损,标题也被水浸得模糊不清。封面的下半部分已经缺损,可以看见里面第一页的内容。
那是一篇文献摘要,被从某个地方剪裁下来贴到了这里。纸质看起来还不错,很厚实,但边角也已经开始泛黄,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年代感。


根据现有实验数据,有充足理由怀疑,羽叶草可通过制造幻觉侵略人类的现实感,且这一过程可能与其生长和供能相关。
在普通成年人的羽叶草-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羽叶草组的神经/心理不良反应综合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不良反应类型高度单一化(73.59%眩晕,62.74%自闭倾向,37.52%抑郁倾向,94.66%幻听,其中62.5%汇报称“确切地听见了逝者的声音”,47%声称可以与逝者交谈)。在羽叶草上市后的跟踪调查显示,家植羽叶草与各类心理疾患之间呈强相关(X²≥6.635),亦有数起无端脑死亡的报道。
实验中对羽叶草的定期分析表明,在周围存在人类个体时,羽叶草的葡萄糖激酶活性出现明显的异常提升,与其相关的酶促反应出现显著的反科学倾向(转化率可超过100%.当周围人类个体陷入追忆状态时甚至可以突破150%)。后续的异想概念流定性分析已经证明了此现象与异想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

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你小心的翻过一页(生怕发脆的纸张从中间开裂),发现此处的笔记缺失了若干页。是自然的缺损,还是有意的破坏?你不得而知。
几页空白后是另一段选段。纸张没有脆化,但发黄的更加厉害。你认出那是办公用纸,大抵来自于某份工作报告。


先前通常认为羽叶草是某种常见植物异化后的产物,但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羽叶草的概念来源复杂,但其核心概念的源头基本可以确定为两个常见的意象。其一是白化芒萁植株,一个相对安全的概念。另一个则具有高度危险性——逝者灵前表示哀思的白花。
两个概念大约在前后发生融合,由此催生出了初代羽叶草植株。由于其概念中包含了“怀念”这一意象,羽叶草自始即对人类情感具有感知能力,彼时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趋性。
至迟不超过720A.P.,羽叶草的概念发生二度异化。概念“哀思”与白化植株隐含的概念“早夭”发生融合,逐渐衍生出“哀痛而死”的含义。同时二代地表的居民注意到了羽叶草分布区域与悼念场合的高相关性,由此产生的传说也对其异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类传说内容不一,彼此之间又因为概念对冲而相互抗衡,导致任何传说的具体内容都未对羽叶草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所有的传说的共同点——对羽叶草的人格化倾向——却实实在在落实在了后续的异化上。羽叶草所获的生成值并不足以形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但人格化这一元素与原有概念中的“逝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现今羽叶草“逝者返生”的幻觉效果。

接下来几页纸全是无意义的乱码,看起来幽蓝显示出了它的威力。下一段有意义的文字来自一张报纸,翻页时那张薄薄的脆纸险些被扯成两半。无视了在中间扯开的裂口,你读道:

在第七起异常脑死亡案例被确认后,统治局情报部宣布终止全楼层的羽叶草流通活动,管制内容包括成体植株、代谢产物、种子以及标本。情报部发言人表示,将重新考虑对这一异想之物的评级。
“迄今已有七起异常脑死亡事件在案,”发言人称,“考虑到塔内总体报案率,实际的死亡人数肯定远远高于这个数值,估计在五十至二百人不等。”
自羽叶草被引入港湾以来,对其安全性的讨论与争议便始终存在,但这是统治局首次采取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手段干预其扩散。

你继续向后翻阅,失望的发现再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在早已化为乱码的文段里,偶有几句似乎通顺的句子,却由于脱离语境而变成了意义不明的谜语。
你合上书。一张手写的字条从书页间掉了出来,又被你拾起。
字条相当短,如同石碑上久远的谶语。


“你怀念的是切实存在的过去,还是记忆中虚幻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