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亚空间:修订间差异
Cina de Vargas(讨论 | 贡献) 小 (→语言) |
AtomTheory(讨论 | 贡献) 小 (→名胜古迹: 修正笔误(话说这个是可以手动更改翻译吧)(心虚)) 标签:(旧)WikiEditor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DISPLAYTITLE:<span styl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to bottom,#CD853F,#A0522D); | {{DISPLAYTITLE:<span styl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to bottom,#CD853F,#A0522D); | ||
-webkit-background-clip:text;color: transparent;">'''土豆亚空间'''</span>}} | -webkit-background-clip:text;color: transparent;">'''土豆亚空间'''</span>}}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0 W1 R1 W2 R2 W3 R3 W4 R4 W5 R5 H6 00 01 02 03 04 05 06"><center><font style="font-size:2em">'''<span styl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to bottom,#CD853F,#A0522D); | ||
-webkit-background-clip:text;color: transparent;"><translate><!--T:1--> ————荒诞与秩序并行,善良与邪恶共存————</translate></span>'''</font></center> | -webkit-background-clip:text;color: transparent;"><translate><!--T:1--> ————荒诞与秩序并行,善良与邪恶共存————</translate></span>'''</font></center> | ||
{{碎数研}}{{BDRGC|亚空间}}{{BDRGC|异想之物}}{{BDRGC|人文}} | {{碎数研}}{{BDRGC|亚空间}}{{BDRGC|异想之物}}{{BDRGC|人文}} | ||
{{Default |color=red |title=<span style="color:crimson;font-size:1.5em;">警告!</span>|text=<span style="font-size:1.3em;">该词条为'''二创内容'''!<br> | {{Default |color=red |title=<span style="color:crimson;font-size:1.5em;">警告!</span>|text=<span style="font-size:1.3em;">该词条为'''二创内容'''!<br> | ||
'''请勿代入一设内容'''!</span>}} | '''请勿代入一设内容'''!</span>}} | ||
{{模板:Userbox | |||
[[文件:土豆.png|缩略图]] | |id = <span style="font-size:2.6em;">✉</span> <!-- 此栏亦可以直接填写文字 --> | ||
|id-w = <!-- id 宽度,单位为px,但图片会撑大id栏 --> | |||
|id-c = #191970 <!-- 图片底色 --> | |||
|id-s = 11 <!-- 若id一栏使用文字,此处数字为字号 --> | |||
|id-fc = <!-- id 文字颜色 --> | |||
|id-lh = <!-- id 行高 (预设:1em) --> | |||
|info = 欢迎所有用户对本词条提出意见和建议,您的支持是我们<del>卷</del>编写词条的动力。 | |||
|info-c = #6495ED <!-- 文字栏背景色 --> | |||
|info-s = 10 <!-- 文字栏字号 --> | |||
|info-fc = #000080 <!-- 文字颜色 --> | |||
|info-lh = <!-- 文字栏行高 (预设:1.25em) --> | |||
|border-c = #000080 <!-- 边框色 --> | |||
|border-s = 1 <!-- 边框宽度 --> | |||
|float = <!-- 浮动方向,默认靠左 --> | |||
}}<br> | |||
<br> | |||
<br> | |||
[[文件:土豆.png|缩略图|这是一颗土豆]] | |||
==<translate><!--T:2--> 简介</translate>== | ==<translate><!--T:2--> 简介</translate>== | ||
<translate><!--T:3--> *土豆亚空间是一个人造亚空间,是阿尔贝托和Dorothy一起创造的充满土豆的世界。</translate> | <translate><!--T:3--> *土豆亚空间是一个人造亚空间,是阿尔贝托和Dorothy一起创造的充满土豆的世界。</translate> | ||
第21行: | 第38行: | ||
==<translate><!--T:8--> 自然</translate>== | ==<translate><!--T:8--> 自然</translate>== | ||
===<translate><!--T:9--> 动植物</translate>=== | ===<translate><!--T:9--> 动植物</translate>=== | ||
<translate><!--T:10--> | 土豆亚空间的动植物同根同源、十分多样。它们都是由土豆演变而来的,因而都长有土豆脸。 | ||
====<translate><!--T:11--> | ====植物==== | ||
----- | |||
<translate><!--T:10--> *土豆亚空间的主要植物品种是土豆。当然,土豆品种在被传播时,拥有了许多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分化出了土豆树,即木本土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土豆草则在地面上而非土里结出土豆。目前,亚空间内部根据生活片区分化出数十种土豆亚种,欢迎植物学家以此为标本进行研究造福人类。</translate> | |||
====<translate><!--T:11--> 居民基本信息</translate>==== | |||
----- | ----- | ||
<translate><!--T:12--> *居民多为二级异想[[土豆亚空间/土豆人|土豆人]],形态与人类相似,只不过头部呈土豆状。该亚空间有自己的抽象文字,偏向于甲骨文等象形文字。土豆人以部落为单位生活,常有一个雄性土豆人占主导地位,几位负责采摘土豆的青年雄性次之,加以6只以上的雌性及任意数目幼崽。部落在土豆成熟时会出现短暂的联合(即庆祝“年”)。</translate> | <translate><!--T:12--> *居民多为二级异想[[土豆亚空间/土豆人|土豆人]],形态与人类相似,只不过头部呈土豆状。该亚空间有自己的抽象文字,偏向于甲骨文等象形文字。土豆人以部落为单位生活,常有一个雄性土豆人占主导地位,几位负责采摘土豆的青年雄性次之,加以6只以上的雌性及任意数目幼崽。部落在土豆成熟时会出现短暂的联合(即庆祝“年”)。</translate> | ||
第28行: | 第49行: | ||
<translate><!--T:13--> *据碎数研研究,土豆人也是土豆的变种之一。</translate> | <translate><!--T:13--> *据碎数研研究,土豆人也是土豆的变种之一。</translate> | ||
<translate><!--T:14--> * | <translate><!--T:14--> *土豆人仅在恶劣的极端环境下进行有性生殖,平常会从腹部或躯干部的芽眼上长出新个体(仅雌性土豆人可出芽,和雄性土豆人进行交媾可以增强后代的体质和遗传亲代的优秀性状,但由于用此种方法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少,所以不经常被采用)。</translate> | ||
====<translate><!--T:15--> 土豆人种分布</translate>==== | ====<translate><!--T:15--> 土豆人种分布</translate>==== | ||
第37行: | 第58行: | ||
<translate><!--T:19--> 此处气候温凉,适宜土豆的生长,在广阔的donchi laiya平原和平坦的nain平原产生了许多变种,共同特点是个头较小,身体质地酥软,分化出门齿、犬齿、臼齿。</translate> | <translate><!--T:19--> 此处气候温凉,适宜土豆的生长,在广阔的donchi laiya平原和平坦的nain平原产生了许多变种,共同特点是个头较小,身体质地酥软,分化出门齿、犬齿、臼齿。</translate> | ||
<translate><!--T:20--> *浅海区</translate> | <translate><!--T:20--> *浅海区</translate> | ||
<translate><!--T:21--> | <translate><!--T:21--> 大多数人推测在海底会产生土豆人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生活在三角洲地带的两栖土豆人由于无法承受平原气候或更喜爱水环境,因此进化而成(所以土豆人的进化历程体现了与林泊现实相反的“逆进化”,即由陆生到水生)。此处的土豆人皮肤较为光滑,且在脖子上长有鳃孔(在土豆语言里称为Psycone),他们的发育不可离开湿润环境,生殖方式与正常土豆人也不同————海洋区的土豆人都是卵生的。</translate> | ||
<translate><!--T:22--> *深海区</translate> | <translate><!--T:22--> *深海区</translate> | ||
<translate><!--T:23--> 这里仅有两种土豆人。他们适应了极端寒冷与黑暗的环境,结构独特,和浅海区土豆人一样也具有鳃孔。</translate> | <translate><!--T:23--> 这里仅有两种土豆人。他们适应了极端寒冷与黑暗的环境,结构独特,和浅海区土豆人一样也具有鳃孔。</translate> | ||
第64行: | 第85行: | ||
<translate><!--T:32--> *土豆天国</translate> | <translate><!--T:32--> *土豆天国</translate> | ||
<translate><!--T:33--> | <translate><!--T:33--> 目前暂无信息。(据十二祭司透露,土豆天国因为其如同圣域一般的地貌,实在不适合普通的生物生存)</translate> | ||
===<translate><!--T:34--> 气候</translate>=== | ===<translate><!--T:34--> 气候</translate>=== | ||
第146行: | 第167行: | ||
==<translate><!--T:66--> 人文</translate>== | ==<translate><!--T:66--> 人文</translate>== | ||
=== | ===民族分支=== | ||
土豆亚空间内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族群繁多,这可能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脱不了干系。本亚空间以坎帕纳族,玛琳族,伊索拉族三个民族为最大,形成了主要的文明聚落。即使是主体民族坎帕纳族,都仅有四成左右的占比。 | |||
*坎帕纳族 | *坎帕纳族 | ||
坎帕纳族是土豆亚空间内目前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的土豆民族,居住于山脉与平原、高原,约占原住民中百分之四十左右。其是最典型的土豆人:眼睛弯曲且狭长,紧眯着眼,其虹膜浑浊有乳白色花纹(据林泊旅行者记载,“似白内障患者”)。无论成体幼体,坎帕纳族土豆人都用肺呼吸。其牙齿极白,占去脸部半数以上,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便于撕扯切碎较为粗糙的陆地食物。外皮普遍更加厚韧,在高寒带有部分分化出体表绒毛,大多数的毛发是浅棕色或深褐色,也有少数皮毛为黄色或深红色。皮色以赭红色居多。 | |||
其发育经过阶段:芽体→豆茎→土豆人。豆茎作为亚成体,与成年土豆人在身体比例上有较大差异,头部更大,四肢更粗短且没有出芽和促进出芽的能力。 | 其发育经过阶段:芽体→豆茎→土豆人。豆茎作为亚成体,与成年土豆人在身体比例上有较大差异,头部更大,四肢更粗短且没有出芽和促进出芽的能力。 | ||
第160行: | 第182行: | ||
坎帕纳人认为战斗中的凶猛,勇敢,狡猾是值得赞美的品德;懦弱,宽仁则是邪恶的。 | 坎帕纳人认为战斗中的凶猛,勇敢,狡猾是值得赞美的品德;懦弱,宽仁则是邪恶的。 | ||
*玛琳族 | *玛琳族 | ||
玛琳族是最早最原始的土豆人种,居住于土豆亚空间边缘的浅海地区,实际上在成年后可以短暂离开水中居留于湿地,沼泽。他们的数量占了土豆总人口的二成至三成。其外貌及脸部比例比坎帕纳族更似人类,可张口,吻部稍小,身体较为矮小,约到正常人类眉处。其在脖子上开有似芽眼状的鳃孔,可过水呼吸;牙齿类似于骨须,中空,稳定,细长紧密,可过滤微生物并撕扯水生植物;绝大多数个体分化出形态各异的鱼尾,便于在海洋中进行运动。其周身囤积大量油脂,帮助其在水中保温。颜色通常为青色。 | 玛琳族是最早最原始的土豆人种,居住于土豆亚空间边缘的浅海地区,实际上在成年后可以短暂离开水中居留于湿地,沼泽。他们的数量占了土豆总人口的二成至三成。其外貌及脸部比例比坎帕纳族更似人类,可张口,吻部稍小,身体较为矮小,约到正常人类眉处。其在脖子上开有似芽眼状的鳃孔,可过水呼吸;牙齿类似于骨须,中空,稳定,细长紧密,可过滤微生物并撕扯水生植物;绝大多数个体分化出形态各异的鱼尾,便于在海洋中进行运动。其周身囤积大量油脂,帮助其在水中保温。颜色通常为青色。 | ||
第170行: | 第193行: | ||
*伊索拉族 | *伊索拉族 | ||
伊索拉族是玛琳族在前往陆地上仍留驻在沿海地带的土豆人种。他们水陆两栖,既可以生活在浅海区,也可以生活在气候较湿热的沿海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带。他们的数量在整个土豆亚空间的土豆人口中占比约二成至三成左右,皮肤颜色从青褐色到深棕色均有发现,面部类似玛琳族,身材大小在坎帕纳族和玛琳族之间,幼体脖子上长有与玛琳族土豆人相似的鳃孔,用鳃孔呼吸;成体鳃孔退化,用肺呼吸。他们无论成体幼体都没有分化出鱼尾,因而掌握了特殊的游泳姿势便于下水行动。 | |||
他们的发育周期较短,在水中生殖,体外受精。伊索拉族的土豆卵一般附着在浅海的土豆草上,发育成有模糊意识的幼体后从土豆草上脱落,由亲代土豆人将其捡回抚养长大。 | |||
据记载,伊索拉族自从出现时就很好地利用了居住地的自然条件,发展了多样化经济,到目前为止,伊索拉族的居住地已经成为了整个亚空间经济最为发达、最宜居的地带。 | |||
===<translate><!--T:67--> 特殊节日</translate>=== | ===<translate><!--T:67--> 特殊节日</translate>=== | ||
第176行: | 第204行: | ||
鉴于农业在土豆亚空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开播日的出现,其主题为向土豆神祈祷收成及播种。 | 鉴于农业在土豆亚空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开播日的出现,其主题为向土豆神祈祷收成及播种。 | ||
不同部落的开播日由于地区,熟制不同而存在些许差异,但仪式类似。各联合部落酋长们备好土豆饼作贡品,带给州酋长;随后贡品被一同呈给“神之子”,到达土豆天国,树立起土豆图腾柱。神之子在图腾柱下收入贡品,举办大型祭典(据林泊旅行者记载系一种催眠状态)随即十二祭司与土豆主教便向其传达旨意,再告知给土豆人今年的宜忌作物与收成。当晚举办盛大的歌舞会,次日晨播种便开始,牲口前一天晚被饲以大块土豆饼养精蓄锐,以'''[数据删除]'''矿物箔装饰。每一族自主开耕,先由酋长洒下第一块田的作物种子后依次播种。 | |||
*科蒂瓦勒节 | |||
这个节日是由十二祭司中掌管农业的科蒂瓦勒在土豆历'''[数据删除]'''年设定的,于是老一辈的土豆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节日。 | |||
科蒂瓦勒带着土豆创世神的旨意,在Zouba山脉主峰的山顶上告知诸位部落酋长:每个部落挑选32位幼年女性土豆人,送往破忒头城中心殿堂,作为神圣的“Toodough贞女”。 | |||
她们于中心殿堂供奉着永不熄灭的Apesus圣火,向土豆创世神祈祷丰年的降临。一位名为Lucia的长老曾经说过:“当Apesus圣火熄灭的时候,土豆人的世界就会灭亡。”Apesus圣火意味着光明和农业的繁盛。 | |||
在科蒂瓦勒节的制度被定下之后,每三十年就会有一批新的Toodough贞女被选出来。她们在六到十岁的年龄被臻选出来,被要求在三十年内不得结婚生子,在此期间她们必须全身心地供奉Apesus圣火,按要求执行规定的仪式,看护神圣的祭坛。用主教波特里亚诺的话来说,“Toodough贞女一旦有过,将面临重罚”。 | |||
在每年的科蒂瓦勒节,Toodough贞女们会穿上用土豆纱制成的祭典礼服,戴着土豆花环,围绕着熊熊燃烧的Apesus圣火,跳起沉默无声的祭典之舞,祈祷下一个丰年的降临。 | |||
*“年” | *“年” | ||
“年”是一年一度的土豆人的狂欢节,时间相对临近最后一季土豆收割后一段时间。据说,“年”这一天是土豆创世神的生日。在这天,土豆人们会制作土豆汤“土豆天国”,代表土豆创世神不朽的肉身和永驻的思想。在这个节日里,土豆人们会喝下他们家家户户制作的“土豆天国”汤,为了“让土豆神的精神和品格嵌入土豆人的肉身和灵魂,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土豆创世神的美好品格”(主教波特里亚诺语)。</translate> | |||
以下的过程是土豆亚空间中相对位高权重的人们进行的仪式,在近些年来土豆亚空间中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普通的土豆民众也可以通过直播(?)观看一年一度的神圣祭祀仪式。 | |||
首先,由十六位Toodough贞女清洁位于Golnain峰半山高原的土豆圣殿,在门前的平台上摆满土豆鲜花,由另外一位被选举出的最为圣洁的Toodough贞女用Apesus圣火引燃一个火把,放在土豆鲜花前的银质支架上。 | |||
紧接着,庆祝“年”的游行就开始了。游行队伍从Zouba山麓地带的小土豆圣殿出发,到达Golnain峰脚下的大祭台。游行的队伍由主教与十二祭司带领,中间的金色马车上站立着两位Toodough贞女,她们各举着一个Apesus圣火火把,高唱着祭祀乐歌向前走去;最后面的马车上站着的则是各联合部落的酋长们。这段游行的整段路程约10土豆里(约合5公里)。 | |||
到达了大祭台,站在金色马车上的其中一位Toodough贞女将她手中的火把倒扣着放置在祭台的中心使之熄灭,紧接着卡波达诺将拿出事先准备好、已经宰杀完成的白毛土豆狒狒放在祭台上。他念完祈祷文后,另外一位Toodough贞女便用她手中的火把将祭台上的所有东西付之一炬。 | |||
Golnain山脉是土豆教高级成员才可以进入的圣地,所以接下来在山上的庆祝活动是只有主教、十二祭司与Toodough贞女才可以参加的。 | |||
接下来,在半山高原的土豆圣殿里,卡波达诺拿着土豆法杖,跪在Apesus圣火前念祈祷文,向土豆神祈祷亚空间的平安与幸福生活,紧接着,所有的Toodough贞女又将围绕着Apesus圣火跳起祭典之舞,整个庆祝“年”的官方仪式才算结束。 | |||
<translate><!--T:69--> | <translate><!--T:69--> | ||
*“跨年节” | *“跨年节” | ||
在两年的交界,土豆人们会把自己制作的特色美食,如土豆饼、土豆汤拿出来摆在门前,每家每户的土豆人们都会携带家人们互相品尝美食,以此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跨年节是土豆亚空间继“年”之后的又一盛大节日,规模不亚于“年”。</translate> | |||
在'''[数据删除]'''年,跨年节刚刚创立时,它的盛大庆典总共持续两天,在位于土豆亚空间中心城破忒头城的主会场有投掷土豆等各项竞技。自'''[数据删除]'''年后,在土豆教高层的讨论后,跨年节的庆祝时间改为六天,节庆活动除各项竞技外,又增加了即兴作诗 、祭典舞蹈和祭祀音乐比赛,反映了从单纯注重竞技到注重文化和教义的转变。 | |||
庆典的前奏是Apesus圣火的传递。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人们在Golnain峰半山高原用刚刚宰杀的白毛土豆狒狒向土豆创世神献祭然后用火把传递新的火种,送达破忒头城的土豆神大祭坛,在祭坛中心的银质圣火架上持续燃烧至跨年节结束。 | |||
节庆的高潮是迎接土豆创世神的神像。在庆典第三天的中午左右,主教会带领四个Toodough贞女自Golnain峰半山高原把殿堂中以大块'''[数据删除]'''矿物雕刻成的土豆创世神像迎接到破忒头城的大祭坛。 | |||
<strong style="color:red"><translate><!--T:70--> 以下内容若您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请不要观看。</translate> | <strong style="color:red"><translate><!--T:70--> 以下内容若您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请不要观看。</translate> | ||
第204行: | 第257行: | ||
<translate><!--T:75--> (多萝西翻译:动起来啊,动起来啊,这一年到了头!动起来啊!!!)</translate> | <translate><!--T:75--> (多萝西翻译:动起来啊,动起来啊,这一年到了头!动起来啊!!!)</translate> | ||
|} | |} | ||
*年末祭拜 | |||
每年的最后一天,土豆亚空间会举行肃穆的年末祭拜仪式。在年末祭拜的仪式上,主教波特里亚诺会带领十二祭司与全部32位Toodough贞女前往Zouba山脉山脚的地下墓穴中祭拜土豆教的先驱们。 | |||
在十二祭司刚被选举出的时候,土豆教在土豆亚空间还不是一个普遍受欢迎的宗教,因此那时的信徒们经常受到酋长的迫害。起初,在土豆教的信徒们去世之后,会被埋葬在地上的坟墓,但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土豆教徒进一步遭到迫害而被迫掩埋在地下墓穴,因为在这里举行葬礼不会被统治阶级注意,也不会被异教徒叨扰。当时,在Zouba山脉山脚下生活着一个富有的土豆贵族家庭,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是信奉土豆教的。当时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酋长就出身于这个家族,于是,这位酋长便批准了在他的辖地内的土豆人们前往该家庭的别墅中进行小规模的土豆教集会和崇拜活动,而他们“金碧辉煌的”(《土豆简史》语)地下室则被批准用作教徒的墓地。该墓穴墙壁上画着土豆创世神的画像,以及土豆教的神话故事的场景。在墓穴的暗室中安置了遗体,还存放了许多陪葬品,比如土豆宝石,小块'''[数据删除]'''矿物等等。 | |||
年末祭拜当天,主教、十二祭司与诸位Toodough贞女均穿黑袍,表情肃穆,列成一队走进地下墓穴。波特里亚诺会跪在堆叠整齐排列的遗体前,赞美他们为土豆教事业的牺牲以及贡献,而后由Toodough贞女用一路从半山高原土豆圣殿拿过来的Apesus圣火火把点燃祭坛中心的火把,而后在祭坛的外围跳起祭祀之舞,唱起祭祀的乐歌。跳(唱)罢,仪式结束,波特里亚诺用一块'''[数据删除]'''矿物覆盖在火把上将其熄灭,然后将它埋在祭坛之下,整个仪式结束。 | |||
===宗教仪式=== | |||
*祭祀前仪式 | |||
对于土豆人们而言,祭献土豆神是一项神圣的活动,故在仪式开始前,都必须要进行“净化”:主教、十二祭司们以及诸位参加仪式的土豆人们均需沐浴更衣、头戴土豆花环、身着以土豆白纱制成的袍子,以示与日常生活相区别。若需献祭动物牺牲,参祭的牲畜也应该是洁净的,而且还需对其加以某种程度的装饰,通常是以白色或红色的缎带缠绕身体等。任何未经“净化”过程而举行的仪式都被土豆人们视作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渎神行为而必须进行的祭祀活动,一般的“净化”仪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举行专门的涤罪仪式,以消除罪孽,求得土豆神原谅与宽恕。 | |||
举行正式的仪式之前,一般由一列游行队伍将所献之牺牲(土豆人或土豆牲畜)护送到祭坛前。游行的队伍由主教和十二祭司带领,队列中有专门的持(Apesus)圣火者、持圣土豆树枝者等,由Toodough贞女们担任。对于被选中的Toodough贞女而言,这是一种荣誉。在一些大型庆典上,如“年”的游行队伍中,还有被称为“Golnain仪仗队”的仪仗队,由青年男性土豆人们组成。他们携剑带盾,全付武装,或步行或骑土豆马。而主教与十二祭司则携带着各种祭祀的用品乘着16匹土豆马拉着的金色花车前进,在一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行后前往下一个,最终到达祭坛进行最后的祭祀庆典。 | |||
===<translate><!--T:76--> 宗教信仰</translate>=== | ===<translate><!--T:76--> 宗教信仰</translate>=== | ||
第255行: | 第322行: | ||
<translate><!--T:83--> 有些林泊可能会好奇土豆圣经里都有些什么。在此,阿尔附上《创世纪》的摘录:</translate> | <translate><!--T:83--> 有些林泊可能会好奇土豆圣经里都有些什么。在此,阿尔附上《创世纪》的摘录:</translate>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translate><!--T:84--> | !colspan="1"|<translate><!--T:84--> 《土豆圣经•土豆福音•创世纪》(阿尔翻译成人话了)</translate> | ||
|- | |- | ||
| | | | ||
第551行: | 第618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translate><!--T:177--> | !colspan="1"|<translate><!--T:177--> 终章•赞美土豆创世神</translate> | ||
|- | |- | ||
| | | | ||
第580行: | 第647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translate><!--T:190--> | !colspan="1"|<translate><!--T:190--> 赞美诗•土豆神的死与复活</translate> | ||
|- | |- | ||
| | | | ||
第615行: | 第682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translate><!--T:201--> | !colspan="1"|<translate><!--T:201--> 赞美诗•赞美土豆神的荣耀和贡献</translate> | ||
|- | |- | ||
| | | | ||
第783行: | 第850行: |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
语言如前文所展示的祷词所示,出于不明原因,加速变调阅读后似乎可以出现类似人类语言的片断,但原因不明。 | *语言如前文所展示的祷词所示,出于不明原因,加速变调阅读后似乎可以出现类似人类语言的片断,但原因不明。 | ||
第一语言出现较早,但是文字直到三族大一统后若干年才正式形成真正的语言文字体系,且每个字体都形状肥圆似土豆而错综复杂,无法用正常人类所能理解的字体表现,故本词条在引用使用土豆语言文本书写的文件时均采用自然拼读呈现。语言仅为交流的一部分,更多信息也通过身体语言和土豆人及其他生物间的精神链接得到体现,对外来者来说较为复杂。 | *第一语言出现较早,但是文字直到三族大一统后若干年才正式形成真正的语言文字体系,且每个字体都形状肥圆似土豆而错综复杂,无法用正常人类所能理解的字体表现,故本词条在引用使用土豆语言文本书写的文件时均采用自然拼读呈现。语言仅为交流的一部分,更多信息也通过身体语言和土豆人及其他生物间的精神链接得到体现,对外来者来说较为复杂。 | ||
第二语言系一种人类语言,但有些许差异。仅用于教职人员和主教及十二祭司内部,可视为教语。该语言书写时与此语言在外界时的书写基本没有差别。 | *第二语言系一种人类语言,但有些许差异。仅用于教职人员和主教及十二祭司内部,可视为教语。该语言书写时与此语言在外界时的书写基本没有差别。 | ||
===<translate><!--T:258--> 生产方式</translate>=== | ===<translate><!--T:258--> 生产方式</translate>=== | ||
<translate><!--T:259--> 这一亚空间的生产发展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第三产业不发达。</translate> | <translate><!--T:259--> 这一亚空间的生产发展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第三产业不发达。</translate> | ||
农业:整体呈现水耕陆牧,南耕北牧的局面。 | *农业:整体呈现水耕陆牧,南耕北牧的局面。 | ||
:<translate><!--T:260--> 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广阔的donchi laiya平原及nain平原。当地灌溉方便,气候温凉,土壤肥沃。所有作物均为土豆,土豆人按照主要农作物土豆的生长方式将一年分为四大季,八小季进行耕作。</translate> | :<translate><!--T:260--> 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广阔的donchi laiya平原及nain平原。当地灌溉方便,气候温凉,土壤肥沃。所有作物均为土豆,土豆人按照主要农作物土豆的生长方式将一年分为四大季,八小季进行耕作。</translate> | ||
第804行: | 第871行: | ||
:土豆亚空间中已驯化的主要牲畜有jajer羊,土豆羊等。土豆亚空间的异种生物似有建立“精神链接”的能力,具体效果为两生物之间简单知觉(痛觉,感官感受)能通过链接传递,且从属方极度依赖建立联系方。土豆人便是用这种方法驯服了最初的牲畜,并且繁育出了驯良优质的品种。</translate> | :土豆亚空间中已驯化的主要牲畜有jajer羊,土豆羊等。土豆亚空间的异种生物似有建立“精神链接”的能力,具体效果为两生物之间简单知觉(痛觉,感官感受)能通过链接传递,且从属方极度依赖建立联系方。土豆人便是用这种方法驯服了最初的牲畜,并且繁育出了驯良优质的品种。</translate> | ||
<translate><!--T:263--> 工业:大多集中于几个工业中心。</translate> | <translate><!--T:263--> *工业:大多集中于几个工业中心。</translate> | ||
<translate><!--T:264--> :nain平原:此处矿产资源丰富,人口集中,重工业发达,是“土豆”亚空间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但这里产业结构不平衡,为此,土豆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改善产业结构,如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使得当地经济水平蒸蒸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translate> | <translate><!--T:264--> :nain平原:此处矿产资源丰富,人口集中,重工业发达,是“土豆”亚空间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但这里产业结构不平衡,为此,土豆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改善产业结构,如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使得当地经济水平蒸蒸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translate> | ||
第812行: | 第879行: | ||
<translate><!--T:266--> :海洋的开发:对于海洋,皿煮党提出过“深海开发战略计划”,但迫于政治局势而难以实现。而供盒党提出的“浅海资源利用安排”已经在实施,带来了丰富的利润。</translate> | <translate><!--T:266--> :海洋的开发:对于海洋,皿煮党提出过“深海开发战略计划”,但迫于政治局势而难以实现。而供盒党提出的“浅海资源利用安排”已经在实施,带来了丰富的利润。</translate> | ||
<translate><!--T:267--> 旅游业:</translate> | <translate><!--T:267--> *旅游业:</translate> | ||
<translate><!--T:268--> :mengni高原:产油区mengni高原由于奇特壮美的高原景象很受土豆人们的欢迎。油田旁边,开设了一个“mengni高原产油区博物馆”,也深受前来旅行的林泊及土豆人们的欢迎。</translate> | <translate><!--T:268--> :mengni高原:产油区mengni高原由于奇特壮美的高原景象很受土豆人们的欢迎。油田旁边,开设了一个“mengni高原产油区博物馆”,也深受前来旅行的林泊及土豆人们的欢迎。</translate> | ||
:golnain山脉:此处是土豆亚空间诸多大河的发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奇特壮美的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土豆亚空间三大奇观”之一。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到温暖季节,山峰上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这里,还形成了大大小小许多湖泊和沼泽,由于人迹罕至,这里成为了喜好清净安宁的林泊来到土豆亚空间的最佳去处。 | :golnain山脉:此处是土豆亚空间诸多大河的发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奇特壮美的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土豆亚空间三大奇观”之一。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到温暖季节,山峰上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这里,还形成了大大小小许多湖泊和沼泽,由于人迹罕至,这里成为了喜好清净安宁的林泊来到土豆亚空间的最佳去处。 | ||
===<translate><!--T:269--> 教育模式</translate>=== | ===<translate><!--T:269--> 教育模式</translate>=== | ||
<translate><!--T:270--> 整个土豆亚空间总共有4024所小学,1314所中学,以及240所大学。</translate> | <translate><!--T:270--> *整个土豆亚空间总共有4024所小学,1314所中学,以及240所大学。</translate> | ||
<translate><!--T:271--> *从土豆亚空间被创建以来,就出现了初步的教育体系。现在,教育已经普及到土豆亚空间的千家万户,据土豆政府部门要求,每个在土豆亚空间中大学毕业的土豆人都至少具有一种专业能力和不低于林泊现实中二本院校毕业生的智力水平。</translate> | |||
<translate><!--T:272--> *土豆亚空间中,平原地区和浅海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更好,从而使得平原地区和浅海地区的经济水平成为了土豆亚空间中最好的,其中又以Toodough三角洲尤为突出。</translate> | |||
<translate><!--T:273--> *对于高寒地区气候恶劣地带及深海地区昏暗地带的土豆人教育,皿煮党提出的“希望的芽眼”计划已经在实施中,其中主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将土豆幼崽接至宜居地区学习,或者在山区及海洋中建设学校,利用高新技术链接偏远地区与宜居地带,达到教育的目的。</translate> | |||
*使得土豆亚空间教育发展,凝结着一代代土豆教育者的梦想。一代代供盒党和皿煮党的神之子都高度重视土豆亚空间的教育工作,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各大党派和土豆创世神的领导下,土豆亚空间的教育系统必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土豆亚空间教育事业必将取得成就、发生变革。 | |||
===饮食起居=== | |||
*土豆人的饮食起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城市,围绕着较富饶地带的城市聚落进行发展;另一种是乡村,围绕着未现代化开发的乡村聚落进行发展。 | |||
*饮食习惯:无论身处哪种聚落,土豆人的饮食都以土豆为主,城市和乡村在辅食及烹饪形式上有所不同。 | |||
:城市:此处土豆人的饮食以土豆为主食。为了迎合城市土豆人“挑剔的胃口”,餐馆中的菜品会更加趋于口感的追求和视觉的享受,所以炖煮等烹饪方式成为了大多数餐馆的主流。近年来,由于土豆亚空间城乡人口的流动,一些乡村特有的菜式及乡村特色餐馆也开始在城市里流行,成为城市土豆人“追求新奇味觉体验”的新去处。 | |||
:城市聚落中土豆人的辅食以土豆动物的肉类为主,经过精加工和仔细烹饪。 | |||
:乡村:此处土豆人的饮食同样以土豆为主食。由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乡村土豆人的菜品烹饪方式十分简单,外观则“有一种野性的美”(《土豆简史》语)。其烹饪方式通常以炭烤、油炸为主,并且由于一个家庭的土豆人口相对较多,所以会做大锅饭,一次能烹饪很多。 | |||
:乡村聚落中土豆人的辅食主要是烧烤野生土豆植物,伴以罕见的烧烤土豆动物肉类。 | |||
*起居习惯:城乡土豆人的起居习惯有很大差异。 | |||
:城市:城市地区的土豆人口较少而经济十分发达,这就造成了财产的人均占有量相对更大,因此得以住进更加宽敞的房屋。土豆城市中,在宽敞道路的两旁建造了公寓,城乡交界带则会建设少量别墅供土豆人居住。 | |||
:城市土豆人的生活节奏很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 |||
:乡村:乡村人口地广人稠,以部落为主要形式进行居住。每个家庭会建设一个用土豆羊皮、土豆牛皮或土豆狒狒皮制成的帐篷,当季节变化需要迁移时可以方便搬运。 | |||
:乡村土豆人的生活节奏较慢,以农业为主,过着“闲适的农耕生活”。 | |||
===经济发展=== | |||
*土豆亚空间的经济状况以jajer高原边界Zouba山脉的南麓为界,分为发达区和发展中区,其中发达区以城市聚落为主,发展中区以乡村聚落为主。 | |||
*经济体的构成: | |||
:发达区的居民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土豆亚空间特有的城市经济体系获取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土豆的城市经济体中,作为消费者的城市土豆居民和作为生产者的发展中区居民是可以分离开来的。 | |||
:而在发展中区,一个土豆家庭就可以视为一个小的闭环经济体系,在一些农产品上,乡村土豆居民既作为产品的消费者,也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在时空上是不可分割的。 | |||
*商品和土豆货币的流动性: | |||
:发达区的居民,日常消费品等均来自于购买,需求产生供给。一个土豆家庭要想生存,每天有必要的开支,一个个土豆家庭构成的消费者产生的需求,推动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双向流行,商品和土豆货币之间的流动性加强。且大多数城市土豆家庭没有自给自足的条件,作为生产者的发展中区居民为城市土豆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性。所以,城市经济体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分工体系,商品和土豆货币之间的流动也就更强。 | |||
:发展中区土豆家庭对日常食品的需求,绝大部分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且每一个小的单元之间同质性严重,产品一致,需求一致,一个土豆家庭与其他土豆家庭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商品和土豆货币上的交换,大多是以物易物。所以,他们需求的动力不足,甚至没有需求的动力,还未达到产生供给的临界值。 | |||
== | ===名胜古迹=== | ||
*Golnain宫殿 | |||
Golnain宫殿是卡波达诺于'''[数据删除]'''年亲自设计的宫殿。这座宫殿恢弘雄伟,宫中富丽堂皇的门廊、亭台、浴场、喷泉和花园星罗棋布。Golnain宫殿的地域范围从Golnain峰脚下绵延到了Zouba山脉的山麓地区。在山谷中有一个由索尔根蒂亲自开发的人工湖,湖的水源是周遭山脉上流下的汩汩流动的山泉水。在通往Golnain宫殿的路上有许多回廊环绕,诸多回廊的中心交汇处有一尊土豆创世神的雕像。 | |||
Golnain宫殿的房间外观是华丽的黑色和深金色,内部则是白色的,由阿蒂亚诺在墙壁上面绘制了许多装饰画。房间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切割成特殊造型的'''[数据删除]'''矿物块。宫殿的每个角落都摆有阿蒂亚诺制作的艺术品,如雕像之类。一开始,在“土豆天国”(即主教和祭司们现在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稳定的时候,他们十三(十四?)个人暂时借住在此,在云团稳定下来之后,Golnain宫殿被他们作为一个博物馆捐赠给所有土豆亚空间的人民们。后来,酋长联合委员会决定将其作为一个博物馆兼度假村将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去处,还开发了房产业,所以现在亦有许多土豆人居住在此处。 | |||
*大决斗台 | |||
<blockquote> | |||
''也许你曾经看见过''<br> | |||
''这样的场面——''<br> | |||
''在一个圆的小瓦罐里''<br> | |||
''两只蟋蟀在相斗,''<br> | |||
''双方都鼓动着翅膀''<br> | |||
''发出一阵阵金属的声响,''<br> | |||
''张牙舞爪扑向对方''<br> | |||
''又是扭打、又是冲撞,''<br> | |||
''经过了持久的较量,''<br> | |||
''总有一只更强的''<br> | |||
''撕断另一只的腿''<br> | |||
''咬破肚子——直到死亡。''<br> | |||
——《艾青诗选》 | |||
</blockquote> | |||
在决定继承权时,决斗台将会被开启。在土豆亚空间纪年伊始时,就在Zouba山脉脚下建设了大决斗台。决斗仪式是允许观众进场的,但由于观看决斗的机会十分难得,所以所有人都会愿意来看,为了保持会场秩序,一般会在决斗开始当天前一个月订票。 | |||
决斗通常从早上开始————身穿红色土豆绸缎的两位继承人相应入场,先步行朝相反的方向绕场一周,走到入口对面裁决者玖蒂斯(Giudice)所处的包厢前,两位继承人会向其致敬,高呼“为了崇高的权力和秩序的维持进行正义的决斗!”,而后他们便会退下,等待出场厮杀的时刻。决斗不是让继承人直接展开厮杀,而是由一些滑稽角色先进行铺垫,提起观众的兴致,将气氛推向高潮。 | |||
在人群的欢呼声和号角声中,继承人们重新回到决斗台,他们举着长矛,手臂和腿部戴着护甲。观众席中总是会发出激动的呐喊:“杀了他!”“打他啊!”“为什么畏手畏脚的躲着对方的剑!”“他就不能像个男人一样死去吗?!”但不用多久这些呼喊声便会被鼎沸的喧哗声淹没。因为负伤而倒下的继承人可以扔掉他的盾牌,举手示意投降,这时,他的死活由观众和玖蒂斯决定。观众们先展示出自己的想法,再由玖蒂斯决定是否饶他一死。而后,决斗仪式结束。 | |||
有一个二十多岁前往Zouba山脉旅游的土豆青年恰好遇到了一场决斗比赛,他观看决斗的经历很好的反映了即使是一个易受惊吓、心地善良的人,也可能会被周在人群歇斯底里的疯狂所影响。这个年轻人开始只是因为当地的朋友邀请他一起去,便很不情愿的去了。起初他根本不敢睁开眼睛看,但是周围观众的狂热和兴奋、助威声和咒骂声一直吸引着他观看这场杀戮,而当他睁开眼后,眼前的一切使他入迷。他逐渐的体会到一种野性的快感。和周围人一样,他也开始激动地跳着叫着。此后,即便要花上高额的费用,这个年轻人也从没错过一场决斗。 | |||
外来的林泊是允许入场的,但出于安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他们会被尽量安排在后排座位。大决斗台的票价十分高昂,40GB的价格已经算十分便宜的了。而具体的价钱取决于参加决斗的继承人身份的高贵程度,地位越高,票价越贵。 | |||
*地下墓穴 | |||
探访Zouba山脉脚下的地下墓穴对于外来林泊来说是一场惊悚而快乐的体验。在这个进行年末祭拜的墓穴之中,游客们被限制行动范围————因为其中的祭坛是“十分神圣的”,只有主教与十二祭司能够进入。 | |||
游客们在这个墓穴之中会顺着一个观光通道前行,可以看到墙壁上由阿蒂亚诺亲自绘制的宗教故事图像,在整个通道的中心还可以看到用“面相比较好看的”(阿蒂亚诺语)的骨头拼接成的点缀了不同颜色的'''[数据删除]'''矿物颗粒的巨型十二角星。通道的墙壁前每隔几米都能看到一具土豆圣徒的骷髅————他们身体上被披上土豆绸缎,摆成各种虔诚的造型,手里或拿着十二角星,或双手紧扣做祈祷状。通道中每隔几米会有一个非常亮的火把照亮通道。 | |||
在年末祭祀进行时,外来林泊和游客等均不被允许进入并参观。游客可以通过观看直播了解祭祀是如何进行的。参观墓穴的票价是10GB一次,优惠视情况而定。 | |||
*帕塔忒庄园 | |||
土豆亚空间各部落统一之后,具有雄才大略的总首领'''[数据删除]'''建造了帕塔忒庄园给自己居住。[[用户:Cina de Vargas/Arbetto.S.Vargas|阿尔贝托]]在某一次探访土豆亚空间时来到了这个华美的庄园,记下了他对此地外观的评价。 | |||
<blockquote> | |||
''“这里就是极乐之境……花园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土豆,树上结着硕大饱满的水果土豆,可以直接摘下来食用;四处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喷泉和修剪整齐的灌木。花园旁边有一个土豆动物园,里面有浑身纯白,皮毛似锦,双角散发金光的土豆牛、通体暗金,看上去高贵优雅的土豆羊……还有各种珍奇异兽。在一个人工制造的洞穴之中,你甚至可以看到自动降雨的设备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从庄园像破忒头城以及周围广阔的平原眺望,那景色简直美不胜收。'' | |||
''庄园外围有一道气派的'''[数据删除]'''矿物栏杆(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搞来的),栏杆上经常覆盖着水雾,它的周围还有一系列土豆创世神、主教和十二祭司的雕像,营造了一种典雅高贵的氛围。庄园别墅的檐口由土豆花冠装饰着,入口处的玄关墙壁浮雕刻画着上古时代土豆神话的故事,大门口还摆放着两个身穿战袍的土豆人形象——这并不是用来防御,而是代表着威严。”'' | |||
</blockquote> | |||
在庄园之中,阿尔贝托还看到了那著名的总首领了不起的收藏:艺术品、古代雕塑、画卷……等等。他认为这幢别墅之中的''“雕塑极为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在这个艺术的殿堂之中,你看到的只有华美和瑰丽。”'' | |||
不幸的是,这华美的庄园在日后的分裂与战乱之中已经毁于一旦,仅剩下庄园主体的断壁残垣,绘画作品的残骸以及部分残缺不全的浮雕和雕像。在现代土豆亚空间当局的保护与修复之下,已经被改造成一个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 |||
==<translate><!--T:274--> 子页面</translate>== | ==<translate><!--T:274--> 子页面</translate>== | ||
第846行: | 第992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 | !colspan="1"|物品•“土豆天国” | ||
|- | |- | ||
| | | | ||
第861行: | 第1,007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 | !colspan="1"|录音•神圣之音 | ||
|- | |- | ||
| | | | ||
第889行: | 第1,035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 | !colspan="1"|文稿•皿煮党关于“希望的芽眼”计划重要讲话 | ||
|- | |- | ||
| | | | ||
第898行: | 第1,044行: | ||
等级:key | 等级:key | ||
土豆历152年,土豆亚空间的政治体系和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事业已经基本完善。皿煮党候选人████•███提出了“希望的芽眼”计划,以此来发展土豆亚空间高原地区和深海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 |||
|- | |- | ||
第924行: | 第1,070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 | !colspan="1"|文稿•供盒党关于亚空间教育事业重要讲话 | ||
|- | |- | ||
| | | | ||
第933行: | 第1,079行: | ||
等级:bold | 等级:bold | ||
土豆历156年,供盒党神之子████•██在新上任时发表了关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讲话。 | |||
|- | |- | ||
第957行: | 第1,103行: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 | !colspan="1"|物品•土豆绘本 | ||
|- | |- | ||
| | |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0 W1 R1 W2 R2 W3 R3 W4 R4 W5 R5 H6 00"> | ||
收集时间:██████ | 收集时间:██████ | ||
第1,224行: | 第1,370行: | ||
==终端== | ==终端==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center><div class="lw-treediv | <center><div class="lw-treediv W0 00 01 02 03 04 05 06">'''[ <sub>V ██ A L █ P █ T █ T █</sub>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1 R1" style="display:none;" >'''[ <sub>V <u>*</u>█ A L █ P █ T █ T █</sub>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2 R2" style="display:none;" >'''[ <sub>V <u>**</u> A L █ P █ T █ T █</sub>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3 R3" style="display:none;" >'''[ <sub>V <u>**</u> A L <u>*</u> P █ T █ T █</sub>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4 R4" style="display:none;" >'''[ <sub>V <u>**</u> A L <u>*</u> P <u>*</u> T █ T █</sub>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W5 R5" style="display:none;" >'''[ <sub>V <u>**</u> A L <u>*</u> P <u>*</u> T <u>*</u> T █</sub>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H6" style="display:none;" >'''[ <sub>Password corretta</sub> ]'''</div>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W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1|name=Q}}{{TreeButton|show=W1|name=W}}{{TreeButton|show=W1|name=E}}{{TreeButton|show=W1|name=R}}{{TreeButton|show=W1|name=T}}{{TreeButton|show=W1|name=Y}}{{TreeButton|show=W1|name=U}}{{TreeButton|show=R1|name=I}}{{TreeButton|show=W1|name=O}}{{TreeButton|show=W1|name=P}}{{TreeButton|show=W1|name=È}}{{TreeButton|show=W1|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1|name=A}}{{TreeButton|show=W1|name=S}}{{TreeButton|show=W1|name=D}}{{TreeButton|show=W1|name=F}}{{TreeButton|show=W1|name=G}}{{TreeButton|show=W1|name=H}}{{TreeButton|show=W1|name=J}}{{TreeButton|show=W1|name=K}}{{TreeButton|show=W1|name=L}}{{TreeButton|show=W1|name=Ç}}{{TreeButton|show=W1|name=Ò}}{{TreeButton|show=W1|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1|name=Z}}{{TreeButton|show=W1|name=X}}{{TreeButton|show=W1|name=C}}{{TreeButton|show=W1|name=V}}{{TreeButton|show=W1|name=B}}{{TreeButton|show=W1|name=N}}{{TreeButton|show=W1|name=M}}{{TreeButton|show=W1|name=Ù}}{{TreeButton|show=W0|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W1"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2|name=Q}}{{TreeButton|show=W2|name=W}}{{TreeButton|show=W2|name=E}}{{TreeButton|show=W2|name=R}}{{TreeButton|show=W2|name=T}}{{TreeButton|show=W2|name=Y}}{{TreeButton|show=W2|name=U}}{{TreeButton|show=W2|name=I}}{{TreeButton|show=W2|name=O}}{{TreeButton|show=W2|name=P}}{{TreeButton|show=W2|name=È}}{{TreeButton|show=W2|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2|name=A}}{{TreeButton|show=W2|name=S}}{{TreeButton|show=W2|name=D}}{{TreeButton|show=W2|name=F}}{{TreeButton|show=W2|name=G}}{{TreeButton|show=W2|name=H}}{{TreeButton|show=W2|name=J}}{{TreeButton|show=W2|name=K}}{{TreeButton|show=W2|name=L}}{{TreeButton|show=W2|name=Ç}}{{TreeButton|show=W2|name=Ò}}{{TreeButton|show=W2|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2|name=Z}}{{TreeButton|show=W2|name=X}}{{TreeButton|show=W2|name=C}}{{TreeButton|show=W2|name=V}}{{TreeButton|show=W2|name=B}}{{TreeButton|show=W2|name=N}}{{TreeButton|show=W2|name=M}}{{TreeButton|show=W2|name=Ù}}{{TreeButton|show=W0|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W2"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3|name=Q}}{{TreeButton|show=W3|name=W}}{{TreeButton|show=W3|name=E}}{{TreeButton|show=W3|name=R}}{{TreeButton|show=W3|name=T}}{{TreeButton|show=W3|name=Y}}{{TreeButton|show=W3|name=U}}{{TreeButton|show=W3|name=I}}{{TreeButton|show=W3|name=O}}{{TreeButton|show=W3|name=P}}{{TreeButton|show=W3|name=È}}{{TreeButton|show=W3|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3|name=A}}{{TreeButton|show=W3|name=S}}{{TreeButton|show=W3|name=D}}{{TreeButton|show=W3|name=F}}{{TreeButton|show=W3|name=G}}{{TreeButton|show=W3|name=H}}{{TreeButton|show=W3|name=J}}{{TreeButton|show=W3|name=K}}{{TreeButton|show=W3|name=L}}{{TreeButton|show=W3|name=Ç}}{{TreeButton|show=W3|name=Ò}}{{TreeButton|show=W3|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3|name=Z}}{{TreeButton|show=W3|name=X}}{{TreeButton|show=W3|name=C}}{{TreeButton|show=W3|name=V}}{{TreeButton|show=W3|name=B}}{{TreeButton|show=W3|name=N}}{{TreeButton|show=W3|name=M}}{{TreeButton|show=W3|name=Ù}}{{TreeButton|show=W1|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W3"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4|name=Q}}{{TreeButton|show=W4|name=W}}{{TreeButton|show=W4|name=E}}{{TreeButton|show=W4|name=R}}{{TreeButton|show=W4|name=T}}{{TreeButton|show=W4|name=Y}}{{TreeButton|show=W4|name=U}}{{TreeButton|show=W4|name=I}}{{TreeButton|show=W4|name=O}}{{TreeButton|show=W4|name=P}}{{TreeButton|show=W4|name=È}}{{TreeButton|show=W4|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4|name=A}}{{TreeButton|show=W4|name=S}}{{TreeButton|show=W4|name=D}}{{TreeButton|show=W4|name=F}}{{TreeButton|show=W4|name=G}}{{TreeButton|show=W4|name=H}}{{TreeButton|show=W4|name=J}}{{TreeButton|show=W4|name=K}}{{TreeButton|show=W4|name=L}}{{TreeButton|show=W4|name=Ç}}{{TreeButton|show=W4|name=Ò}}{{TreeButton|show=W4|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4|name=Z}}{{TreeButton|show=W4|name=X}}{{TreeButton|show=W4|name=C}}{{TreeButton|show=W4|name=V}}{{TreeButton|show=W4|name=B}}{{TreeButton|show=W4|name=N}}{{TreeButton|show=W4|name=M}}{{TreeButton|show=W4|name=Ù}}{{TreeButton|show=W2|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W4"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5|name=Q}}{{TreeButton|show=W5|name=W}}{{TreeButton|show=W5|name=E}}{{TreeButton|show=W5|name=R}}{{TreeButton|show=W5|name=T}}{{TreeButton|show=W5|name=Y}}{{TreeButton|show=W5|name=U}}{{TreeButton|show=W5|name=I}}{{TreeButton|show=W5|name=O}}{{TreeButton|show=W5|name=P}}{{TreeButton|show=W5|name=È}}{{TreeButton|show=W5|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5|name=A}}{{TreeButton|show=W5|name=S}}{{TreeButton|show=W5|name=D}}{{TreeButton|show=W5|name=F}}{{TreeButton|show=W5|name=G}}{{TreeButton|show=W5|name=H}}{{TreeButton|show=W5|name=J}}{{TreeButton|show=W5|name=K}}{{TreeButton|show=W5|name=L}}{{TreeButton|show=W5|name=Ç}}{{TreeButton|show=W5|name=Ò}}{{TreeButton|show=W5|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5|name=Z}}{{TreeButton|show=W5|name=X}}{{TreeButton|show=W5|name=C}}{{TreeButton|show=W5|name=V}}{{TreeButton|show=W5|name=B}}{{TreeButton|show=W5|name=N}}{{TreeButton|show=W5|name=M}}{{TreeButton|show=W5|name=Ù}}{{TreeButton|show=W3|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W5"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Q}}{{TreeButton|show=W0|name=W}}{{TreeButton|show=W0|name=E}}{{TreeButton|show=W0|name=R}}{{TreeButton|show=W0|name=T}}{{TreeButton|show=W0|name=Y}}{{TreeButton|show=W0|name=U}}{{TreeButton|show=W0|name=I}}{{TreeButton|show=W0|name=O}}{{TreeButton|show=W0|name=P}}{{TreeButton|show=W0|name=È}}{{TreeButton|show=W0|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A}}{{TreeButton|show=W0|name=S}}{{TreeButton|show=W0|name=D}}{{TreeButton|show=W0|name=F}}{{TreeButton|show=W0|name=G}}{{TreeButton|show=W0|name=H}}{{TreeButton|show=W0|name=J}}{{TreeButton|show=W0|name=K}}{{TreeButton|show=W0|name=L}}{{TreeButton|show=W0|name=Ç}}{{TreeButton|show=W0|name=Ò}}{{TreeButton|show=W0|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0|name=Z}}{{TreeButton|show=W0|name=X}}{{TreeButton|show=W0|name=C}}{{TreeButton|show=W0|name=V}}{{TreeButton|show=W0|name=B}}{{TreeButton|show=W0|name=N}}{{TreeButton|show=W0|name=M}}{{TreeButton|show=W0|name=Ù}}{{TreeButton|show=W0|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R1"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2|name=Q}}{{TreeButton|show=W2|name=W}}{{TreeButton|show=W2|name=E}}{{TreeButton|show=W2|name=R}}{{TreeButton|show=W2|name=T}}{{TreeButton|show=W2|name=Y}}{{TreeButton|show=W2|name=U}}{{TreeButton|show=W2|name=I}}{{TreeButton|show=W2|name=O}}{{TreeButton|show=W2|name=P}}{{TreeButton|show=W2|name=È}}{{TreeButton|show=W2|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2|name=A}}{{TreeButton|show=W2|name=S}}{{TreeButton|show=W2|name=D}}{{TreeButton|show=W2|name=F}}{{TreeButton|show=W2|name=G}}{{TreeButton|show=W2|name=H}}{{TreeButton|show=W2|name=J}}{{TreeButton|show=W2|name=K}}{{TreeButton|show=W2|name=L}}{{TreeButton|show=W2|name=Ç}}{{TreeButton|show=W2|name=Ò}}{{TreeButton|show=W2|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2|name=Z}}{{TreeButton|show=W2|name=X}}{{TreeButton|show=W2|name=C}}{{TreeButton|show=R2|name=V}}{{TreeButton|show=W2|name=B}}{{TreeButton|show=W2|name=N}}{{TreeButton|show=W2|name=M}}{{TreeButton|show=W2|name=Ù}}{{TreeButton|show=W0|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R2"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3|name=Q}}{{TreeButton|show=W3|name=W}}{{TreeButton|show=W3|name=E}}{{TreeButton|show=W3|name=R}}{{TreeButton|show=W3|name=T}}{{TreeButton|show=W3|name=Y}}{{TreeButton|show=W3|name=U}}{{TreeButton|show=W3|name=I}}{{TreeButton|show=W3|name=O}}{{TreeButton|show=W3|name=P}}{{TreeButton|show=W3|name=È}}{{TreeButton|show=W3|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R3|name=A}}{{TreeButton|show=W3|name=S}}{{TreeButton|show=W3|name=D}}{{TreeButton|show=W3|name=F}}{{TreeButton|show=W3|name=G}}{{TreeButton|show=W3|name=H}}{{TreeButton|show=W3|name=J}}{{TreeButton|show=W3|name=K}}{{TreeButton|show=W3|name=L}}{{TreeButton|show=W3|name=Ç}}{{TreeButton|show=W3|name=Ò}}{{TreeButton|show=W3|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3|name=Z}}{{TreeButton|show=W3|name=X}}{{TreeButton|show=W3|name=C}}{{TreeButton|show=W3|name=V}}{{TreeButton|show=W3|name=B}}{{TreeButton|show=W3|name=N}}{{TreeButton|show=W3|name=M}}{{TreeButton|show=W3|name=Ù}}{{TreeButton|show=W1|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R3"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4|name=Q}}{{TreeButton|show=W4|name=W}}{{TreeButton|show=W4|name=E}}{{TreeButton|show=W4|name=R}}{{TreeButton|show=W4|name=T}}{{TreeButton|show=W4|name=Y}}{{TreeButton|show=W4|name=U}}{{TreeButton|show=W4|name=I}}{{TreeButton|show=W4|name=O}}{{TreeButton|show=W4|name=P}}{{TreeButton|show=W4|name=È}}{{TreeButton|show=W4|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R4|name=A}}{{TreeButton|show=W4|name=S}}{{TreeButton|show=W4|name=D}}{{TreeButton|show=W4|name=F}}{{TreeButton|show=W4|name=G}}{{TreeButton|show=W4|name=H}}{{TreeButton|show=W4|name=J}}{{TreeButton|show=W4|name=K}}{{TreeButton|show=W4|name=L}}{{TreeButton|show=W4|name=Ç}}{{TreeButton|show=W4|name=Ò}}{{TreeButton|show=W4|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4|name=Z}}{{TreeButton|show=W4|name=X}}{{TreeButton|show=W4|name=C}}{{TreeButton|show=W4|name=V}}{{TreeButton|show=W4|name=B}}{{TreeButton|show=W4|name=N}}{{TreeButton|show=W4|name=M}}{{TreeButton|show=W4|name=Ù}}{{TreeButton|show=W2|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R4"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5|name=Q}}{{TreeButton|show=W5|name=W}}{{TreeButton|show=W5|name=E}}{{TreeButton|show=W5|name=R}}{{TreeButton|show=W5|name=T}}{{TreeButton|show=W5|name=Y}}{{TreeButton|show=W5|name=U}}{{TreeButton|show=W5|name=I}}{{TreeButton|show=W5|name=O}}{{TreeButton|show=W5|name=P}}{{TreeButton|show=W5|name=È}}{{TreeButton|show=W5|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R5|name=A}}{{TreeButton|show=W5|name=S}}{{TreeButton|show=W5|name=D}}{{TreeButton|show=W5|name=F}}{{TreeButton|show=W5|name=G}}{{TreeButton|show=W5|name=H}}{{TreeButton|show=W5|name=J}}{{TreeButton|show=W5|name=K}}{{TreeButton|show=W5|name=L}}{{TreeButton|show=W5|name=Ç}}{{TreeButton|show=W5|name=Ò}}{{TreeButton|show=W5|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5|name=Z}}{{TreeButton|show=W5|name=X}}{{TreeButton|show=W5|name=C}}{{TreeButton|show=W5|name=V}}{{TreeButton|show=W5|name=B}}{{TreeButton|show=W5|name=N}}{{TreeButton|show=W5|name=M}}{{TreeButton|show=W5|name=Ù}}{{TreeButton|show=W3|name=backspace}}</span>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R5" style="display:none;">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Q}}{{TreeButton|show=W0|name=W}}{{TreeButton|show=H6|name=E}}{{TreeButton|show=W0|name=R}}{{TreeButton|show=W0|name=T}}{{TreeButton|show=W0|name=Y}}{{TreeButton|show=W0|name=U}}{{TreeButton|show=W0|name=I}}{{TreeButton|show=W0|name=O}}{{TreeButton|show=W0|name=P}}{{TreeButton|show=W0|name=È}}{{TreeButton|show=W0|name=É}}<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A}}{{TreeButton|show=W0|name=S}}{{TreeButton|show=W0|name=D}}{{TreeButton|show=W0|name=F}}{{TreeButton|show=W0|name=G}}{{TreeButton|show=W0|name=H}}{{TreeButton|show=W0|name=J}}{{TreeButton|show=W0|name=K}}{{TreeButton|show=W0|name=L}}{{TreeButton|show=W0|name=Ç}}{{TreeButton|show=W0|name=Ò}}{{TreeButton|show=W0|name=À}}<br> | ||
{{TreeButton|show= | {{TreeButton|show=W0|name=cancel}}{{TreeButton|show=W0|name=Z}}{{TreeButton|show=W0|name=X}}{{TreeButton|show=W0|name=C}}{{TreeButton|show=W0|name=V}}{{TreeButton|show=W0|name=B}}{{TreeButton|show=W0|name=N}}{{TreeButton|show=W0|name=M}}{{TreeButton|show=W0|name=Ù}}{{TreeButton|show=W0|name=backspace}}</span> | ||
</center> | </center>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H6" style="display:none;">{{TreeButton|show=P1|name=前进,拨开迷雾看到这荒谬的背后}}</span> | ||
</div> | </div> | ||
<div class="lw-treediv | <div class="lw-treediv P1" style="display:none;">{{TreeButton|show=W0|name=带着畏惧和无知,后退到那虚假的温存}}<br><center> | ||
'''<font style="font-size:2em;color:gold;">欢迎来到,土豆世界。</font>'''</center> | '''<font style="font-size:2em;color:gold;">欢迎来到,土豆世界。</font>'''</center> | ||
<span class="lw-treediv | <span class="lw-treediv P1" style="display:none;"> | ||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故事。 |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故事。 | ||
秩序在注定的毁灭中消亡。 | 秩序在注定的毁灭中消亡。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序章·Feculent Sanctuary-不洁之圣域 | |||
|- | |||
| | |||
'''[数据删除]'''年,雪峰之顶。身着白袍的红发少年在凛冽的风中静默伫立。山下,是茫茫的雪原。 | |||
本来应该生机勃勃的一方空间,现在没有了一点声息,只剩下风雪的呼啸伴在身边。 | |||
天空好像从中间裂开了,幽蓝色在薄雾浓云中刻画着崩裂的痕迹,那个一直圣洁的镀着金边的云团已经消散,更不要指望在这一片混乱中听到那著名的“圣洁歌声”了。 | |||
所有的人烟与伙伴都已经远去,卡波达诺见过他们被未知遏制被主宰命运,在最后的礼崩乐坏之中,剑锋铮鸣、大地颤动以及被创造出来就注定毁灭的哀嚎共鸣成为覆盖一切的巨响。 | |||
卡波达诺站立在雪峰之巅。也许这世界被创造之初就注定了要毁灭。他拿着金的法杖,对准自己的心口,刺了下去。冰瀑早已凝固在时间里,最后一点温热的血液静静地从晶莹的冰柱顶端流淌下来,凝固在冰柱的缝隙中。卡波达诺绝望的脸透过凝结的冰冷的血珠封存在这永远不会被再一次看到的景象之中。 | |||
最后一丝殷红的血,是冰雪上蔷薇的花冠。 | |||
'''''来,踏进这不洁的圣域吧……''''' | |||
'''''<font style="font-size:1.5em;color:red;">生活在千百种阴浊繁殖的土壤</font>'''''</center><br> | |||
'''''<font style="font-size:1.5em;color:red;">赞美若千百种谎言驻扎的目盲</font>'''''</center><br> | |||
'''''<font style="font-size:1.5em;color:red;">你们却是不觉 如梦似幻</font>'''''</center><br> | |||
|}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第一章·The Initial Genesis-开启◇最初的创世纪神话 | |||
|- | |||
|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The Initial Genesis-第一话-启 | |||
|- | |||
| | |||
“在荒诞和戏谑相撞的焦点,祂莅临于世。” | |||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 |||
“你们就是这世上的光。” | |||
划破长空的赤红流星给灰蓝的天空蒙上了好似不详的预兆,大地似乎颤动了一下,紧接着便恢复了平静。毫无生气的荒野之中,浮现了一丝生机。在这辽阔而寂静得诡异的大地各处,像一盘散沙般的浮现了——土豆。他们是这世界的初。 | |||
当那全知全能的土豆创世神创造了散布在大地各处的生机以及万物皆应遵守的秩序之后,想给这片大地制造能够维持它的秩序的力量。于是,在那高大的Golnain峰顶,土豆创世神撕下自己的衣角,将它揉成一团,金色的光随着祂口中喃喃念出的咒文从手中握着的法杖中流泻而出,包裹着白色的团状物。它逐渐升起,膨胀起来,像一个云团似的覆盖在Golnain山顶上。土豆创世神将十四颗含有不同力量的宝珠放在了云团上。就像汲取了养分的种子迅速地开花一般,笼罩在土豆神光芒之中的宝珠开始变换形状了——从它们的核心之中,有一种躁动的力量,一种生命的力量正在向外蔓延。它们发出的光芒越来越强烈,直到再也支撑不了那爆破的冲动——随着几声巨响,十四个小人似的生物诞生在了云团之上。 | |||
土豆创世神本想让他们代自己成为这世界的主宰,但看到他们初生的这般模样——对待生命如此之生涩的模样——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祂再次念动咒文,十四个小人再次变回了寂静的宝珠模样。土豆创世神将宝珠播撒到大陆的各处将其封存——只待力量破土而出之时,他们将重聚于云团之上。 | |||
|} | |||
-待补充 | |||
|}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第二章·Eulogize in Apocalypse-赞颂☆夜空中闪耀的启明星 | |||
|- | |||
| | |||
-待补充 | |||
|}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第三章·Order of Refulgent-秩序✟金碧辉煌的守则阵列 | |||
|- | |||
| | |||
-待补充 | |||
|}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第四章·Anomalies Starting Nascent-危机▲异象初现端倪 | |||
|- | |||
| | |||
-待补充 | |||
|} |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 |||
!colspan="1"|第五章·Mendacity Eclipse-侵蚀§悄然潜藏的谎言四起 | |||
|- | |||
| | |||
-待补充 | |||
|} | |||
-待续 | |||
</span> | </span> | ||
</div> | </div> |
2023年2月24日 (五) 05:55的最新版本
![]() |
警告!
该词条为二创内容!
请勿代入一设内容! |
✉ | 欢迎所有用户对本词条提出意见和建议,您的支持是我们 |
简介
- 土豆亚空间是一个人造亚空间,是阿尔贝托和Dorothy一起创造的充满土豆的世界。
- 该亚空间内部充满了土豆,内部被分为三大片区:陆地(生活着一部分的已知品种土豆人);海洋(生活着另一部分的已知品种土豆人)以及土豆天国(生活着土豆教高层————主教及十二祭司)。
- 此亚空间不定期会与港湾主岛空间发生碰撞,此时两地将会短暂的互通,外界的人可以进入,里面的人也可以出来。
- 该亚空间主要食材是土豆,主要食物是土豆及其制品,在“年”和“跨年节”时其中的居民会制作整个像素塔都家喻户晓的名为“土豆天国”的汤。
- 该亚空间目前因为过于抽象和意义不明而面临被统治局扬掉的风险,阿尔贝托和多萝西在想办法保全它。
自然
动植物
土豆亚空间的动植物同根同源、十分多样。它们都是由土豆演变而来的,因而都长有土豆脸。
植物
- 土豆亚空间的主要植物品种是土豆。当然,土豆品种在被传播时,拥有了许多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分化出了土豆树,即木本土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土豆草则在地面上而非土里结出土豆。目前,亚空间内部根据生活片区分化出数十种土豆亚种,欢迎植物学家以此为标本进行研究造福人类。
居民基本信息
- 居民多为二级异想土豆人,形态与人类相似,只不过头部呈土豆状。该亚空间有自己的抽象文字,偏向于甲骨文等象形文字。土豆人以部落为单位生活,常有一个雄性土豆人占主导地位,几位负责采摘土豆的青年雄性次之,加以6只以上的雌性及任意数目幼崽。部落在土豆成熟时会出现短暂的联合(即庆祝“年”)。
- 据碎数研研究,土豆人也是土豆的变种之一。
- 土豆人仅在恶劣的极端环境下进行有性生殖,平常会从腹部或躯干部的芽眼上长出新个体(仅雌性土豆人可出芽,和雄性土豆人进行交媾可以增强后代的体质和遗传亲代的优秀性状,但由于用此种方法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少,所以不经常被采用)。
土豆人种分布
- 山脉和高原
由于寒冷的气候,土豆人在此处的变种主要是耐寒品种,有更厚的外皮。有个别土豆人种甚至进化出了毛绒状的表皮。(多萝西:福瑞控是罢)
- 平原
此处气候温凉,适宜土豆的生长,在广阔的donchi laiya平原和平坦的nain平原产生了许多变种,共同特点是个头较小,身体质地酥软,分化出门齿、犬齿、臼齿。
- 浅海区
大多数人推测在海底会产生土豆人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生活在三角洲地带的两栖土豆人由于无法承受平原气候或更喜爱水环境,因此进化而成(所以土豆人的进化历程体现了与林泊现实相反的“逆进化”,即由陆生到水生)。此处的土豆人皮肤较为光滑,且在脖子上长有鳃孔(在土豆语言里称为Psycone),他们的发育不可离开湿润环境,生殖方式与正常土豆人也不同————海洋区的土豆人都是卵生的。
- 深海区
这里仅有两种土豆人。他们适应了极端寒冷与黑暗的环境,结构独特,和浅海区土豆人一样也具有鳃孔。
- 土豆天国
土豆天国里面住着主教和十二祭司,他们是土豆亚空间的官方宗教土豆教的统治阶级。具体请见此。(大概类似于奥林匹斯山一类的存在罢)
较低等生物分布
在土豆亚空间,所有的生物都长着土豆脸,即同这里提到的“呲牙眯眼笑着”相同。其身体同样主要由淀粉质构造而成。
- 高原山地地区
此处居住有耐寒土豆羊、高原土豆牛等高原生物,独立形成一个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
- 平原地区
这里生物种类比较丰富,类似林泊现实中平原生态系统的土豆翻版,加以在土豆亚空间平原生态系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土豆狒狒。(土豆狒狒和传统意义上的狒狒长得完全不同,大概长这样:🙂jijijij~~~~)
- 浅海区
这里有土豆鱼及其变种以及土豆mofty。(mofty是一种长着狒狒脸,肚子很大,有四只细而短的腿且没有尾巴的生物。)
- 深海区
这里目前没有检测到除了土豆人以外的生物。
- 土豆天国
目前暂无信息。(据十二祭司透露,土豆天国因为其如同圣域一般的地貌,实在不适合普通的生物生存)
气候
山脉地区
- 极端的山地气候,气温垂直变化大。最低温度(山顶地区)可低达-25°C左右。
高原地区
- 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冷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极端低温可低达-30°C。最高温度曾一度达到过25°C。
平原地区
- 怡人的季风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土豆的生长。在[数据删除]年曾出现过极端高温45°C,原因不明(当年曾发生过极端干旱)。在“冻水季”(即冬季),受寒潮影响,最低温可达到-15°C之低。
海洋地区
- 温和的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温怡人。深海区有时会因不明原因而出现海龙卷,为此,皿煮党为深海区搭建了大棚供当地土豆居民们在灾害来临时避难居住。
土豆天国
- 终年温和,雨热同期,形成了独特的土豆天国气候。
地形地势
土豆空间分为三部分:陆地、海洋和土豆天国。
陆地
陆地主要分为山脉、平原和高原。
- 破忒头山脉
这里地势高峻,地形起伏大,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峰之间是谷地和盆地。只有耐高寒的土豆人居住在此。破忒头山脉中最高峰叫做“golnain”峰,土豆人给它起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土豆创世神的节日,即“年”。
- jajer高原
这里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极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该高原中部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外围是破忒头山脉。jajer高原是土豆亚空间的一个高寒牧区,生长着许多能适应高寒、缺氧环境的牲畜,如耐寒土豆羊等。
- donchi laiya平原
这里土壤肥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45%的土豆人生活在这。这里有很多河流,但是被土豆人们称为“母亲河”的河流叫做“mayheilder河”,这在当地语言里意为“美好的”。mayheilder河发源于golnain峰,在该河的中下游形成了许多富饶的冲积平原,这些冲积平原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大的donchi laiya平原,这在当地语言意为“动起来呀”,是为了纪念土豆先辈们开辟的“跨年节”。在mayheilder河的入海口,形成了一个叫做“toodough”的河口三角洲,非常适宜土豆的生长,“土豆”空间里40.24%的土豆都产自这里。
海洋
海洋分为浅海区和深海区。
- 浅海区
这里属于“光照带”,有阳光的照耀,所以生活着许多种类的水下土豆。35%的土豆人生活在这。
- 深海区
这里属于“无光带”,基本没有阳光,只有两种水下土豆人生活在这。有传闻说曾经在此处见过新品种土豆人的出现,不过这个传闻还没有被证实,欢迎各位博物学家前来一探究竟。
土豆天国
- 土豆天国覆盖了“土豆”空间的大部分天空。目前除了主教和十二祭司之外,没有任何生命体曾经进入过土豆天国。它从外观上来看是一个类似云团的东西,但它不会像一般的云团那样随风而动。它周身散发着金黄的光芒,有些生活在最高峰golnain峰上的土豆人们提到了他们曾经听到过里面传出的圣洁的歌声,并记录了下来,这便成为了土豆教的祷词。到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所谓土豆天国不过是一个有着奇特性质的云团罢了。至于主教和十二祭司是如何进入其中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人知道。
矿产资源
“土豆”亚空间主要矿产资源产于平原、高原和海底。
- 平原
位于空间北部的nain平原是donchi laiya平原的北部分支,此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土豆亚空间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称为“土豆亚空间工业的摇篮”。目前,nain平原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工业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土豆历25年,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nain平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政府明确提出要振兴nain平原老工业基地,nain平原地方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近年来,nain平原的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 高原
mengni高原位于空间南部,与jajer高原相连。此地远离海洋,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空间中最大的内陆含油气高原。长期以来,mengni高原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随着土豆亚空间的高原大开发,万古荒原已经开始焕发勃勃生机。随着多条公路的建设,mengni高原已经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是空间中油气田最为密集的地区。
- 海底
土豆空间海底的矿产资源,据土豆先辈说十分丰富,但具体是什么目前还无从得知。
- 土豆天国
有少量土豆人在攀登土豆空间最高峰——golnain峰的时候曾经看到有[数据删除]从天上掉下来,这种东西质地较硬,有着矿物质特有的金属光泽。由于“土豆”亚空间自身的性质,[数据删除]绝对不可能是天外来物,所以只能来自土豆天国。
曾经有过和土豆教高层(即主教和十二祭司)有交往的土豆人传出[数据删除]是用于制作他们的日常用品的材料————
- “Tamender jajiu chiandoushi yon zheshier donshi geezaodi, tamen gielsu weldi!”
- (他们的家具全都是用这些东西制造的,他们告诉我的!)
不过鉴于土豆天国的性质,很难相信有人能够进入其中。主教和十二祭司平时也是神出鬼没,不太可能和平民有交往,所以这个传言的真实性存疑。关于[数据删除]到底是什么,我们暂时无从得知。它的一切功效也并不清楚。土豆亚空间随时欢迎各位地质学家前来探究!
人文
民族分支
土豆亚空间内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族群繁多,这可能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脱不了干系。本亚空间以坎帕纳族,玛琳族,伊索拉族三个民族为最大,形成了主要的文明聚落。即使是主体民族坎帕纳族,都仅有四成左右的占比。
- 坎帕纳族
坎帕纳族是土豆亚空间内目前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的土豆民族,居住于山脉与平原、高原,约占原住民中百分之四十左右。其是最典型的土豆人:眼睛弯曲且狭长,紧眯着眼,其虹膜浑浊有乳白色花纹(据林泊旅行者记载,“似白内障患者”)。无论成体幼体,坎帕纳族土豆人都用肺呼吸。其牙齿极白,占去脸部半数以上,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便于撕扯切碎较为粗糙的陆地食物。外皮普遍更加厚韧,在高寒带有部分分化出体表绒毛,大多数的毛发是浅棕色或深褐色,也有少数皮毛为黄色或深红色。皮色以赭红色居多。
其发育经过阶段:芽体→豆茎→土豆人。豆茎作为亚成体,与成年土豆人在身体比例上有较大差异,头部更大,四肢更粗短且没有出芽和促进出芽的能力。
民族习俗粗犷,浑厚,尚武。筛选在神之子指定完毕后还要由部族中专门人员进行一轮更严格的选择,淘汰更多品类;每个芽体自从大棚返还时就要开始接受额外的战斗教育,每个坎帕纳族人都是使用长矛的高手。坎帕纳族军事武器极发达,有独特的战斗方式,且民间部族私斗现象向来严重,历代神之子屡禁不止。文明程度曾相对稍低。
内部等级制度极其严格。战士由专职人士从一季的幼芽体中加以挑选与育种,保证每一代战士类的优良品质,且战士类发育为豆茎后便需集中接受粗劣的生活条件与严格的义务训练,教与他们驾驭坐骑,学习弓矛等土豆人传统战斗知识。战士分为九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装备与武器,最高等的“大坎帕纳”土豆人被准许佩戴形如光环的佩带。
坎帕纳人内部仅有辈分之差,而无其它血缘关系的意识。
坎帕纳人认为战斗中的凶猛,勇敢,狡猾是值得赞美的品德;懦弱,宽仁则是邪恶的。
- 玛琳族
玛琳族是最早最原始的土豆人种,居住于土豆亚空间边缘的浅海地区,实际上在成年后可以短暂离开水中居留于湿地,沼泽。他们的数量占了土豆总人口的二成至三成。其外貌及脸部比例比坎帕纳族更似人类,可张口,吻部稍小,身体较为矮小,约到正常人类眉处。其在脖子上开有似芽眼状的鳃孔,可过水呼吸;牙齿类似于骨须,中空,稳定,细长紧密,可过滤微生物并撕扯水生植物;绝大多数个体分化出形态各异的鱼尾,便于在海洋中进行运动。其周身囤积大量油脂,帮助其在水中保温。颜色通常为青色。
其发育周期较短,生殖更快,运用土豆卵生殖,体内受精。幼体与成体除外观粗细外基本无差异。
据记载,玛琳族曾创造土豆大地上最辉煌灿烂的文明。其最先为土豆语创造统一文字,初步探明“异想”这一概念并将其简单运用,且是打造土豆法杖的几大先人中的领袖,至今保留着使土豆法杖生效的必要元素“第七光”。玛琳族人通常被认为是谨慎,软弱,善于合作,耐性极强且温和的,普遍认为浅海与礁石岛孕育了他们柔软的身体与柔弱的性格。
如今,玛琳族的待遇成为亚空间中的问题之一。其与坎帕纳族有历史悠久的矛盾,自坎帕纳族首次入海战斗以来,玛琳族的权益一直受其侵犯,直到神之子的统一与玛琳族的领地法案通过;玛琳族在坎帕纳族为主导的政治体制中面临待遇不平等,遭受歧视等问题,引发过抗议甚至起义。如今土豆政府的议会中也有玛琳族的一成席位。
- 伊索拉族
伊索拉族是玛琳族在前往陆地上仍留驻在沿海地带的土豆人种。他们水陆两栖,既可以生活在浅海区,也可以生活在气候较湿热的沿海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带。他们的数量在整个土豆亚空间的土豆人口中占比约二成至三成左右,皮肤颜色从青褐色到深棕色均有发现,面部类似玛琳族,身材大小在坎帕纳族和玛琳族之间,幼体脖子上长有与玛琳族土豆人相似的鳃孔,用鳃孔呼吸;成体鳃孔退化,用肺呼吸。他们无论成体幼体都没有分化出鱼尾,因而掌握了特殊的游泳姿势便于下水行动。
他们的发育周期较短,在水中生殖,体外受精。伊索拉族的土豆卵一般附着在浅海的土豆草上,发育成有模糊意识的幼体后从土豆草上脱落,由亲代土豆人将其捡回抚养长大。
据记载,伊索拉族自从出现时就很好地利用了居住地的自然条件,发展了多样化经济,到目前为止,伊索拉族的居住地已经成为了整个亚空间经济最为发达、最宜居的地带。
特殊节日
- 开播日
鉴于农业在土豆亚空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开播日的出现,其主题为向土豆神祈祷收成及播种。
不同部落的开播日由于地区,熟制不同而存在些许差异,但仪式类似。各联合部落酋长们备好土豆饼作贡品,带给州酋长;随后贡品被一同呈给“神之子”,到达土豆天国,树立起土豆图腾柱。神之子在图腾柱下收入贡品,举办大型祭典(据林泊旅行者记载系一种催眠状态)随即十二祭司与土豆主教便向其传达旨意,再告知给土豆人今年的宜忌作物与收成。当晚举办盛大的歌舞会,次日晨播种便开始,牲口前一天晚被饲以大块土豆饼养精蓄锐,以[数据删除]矿物箔装饰。每一族自主开耕,先由酋长洒下第一块田的作物种子后依次播种。
- 科蒂瓦勒节
这个节日是由十二祭司中掌管农业的科蒂瓦勒在土豆历[数据删除]年设定的,于是老一辈的土豆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节日。 科蒂瓦勒带着土豆创世神的旨意,在Zouba山脉主峰的山顶上告知诸位部落酋长:每个部落挑选32位幼年女性土豆人,送往破忒头城中心殿堂,作为神圣的“Toodough贞女”。 她们于中心殿堂供奉着永不熄灭的Apesus圣火,向土豆创世神祈祷丰年的降临。一位名为Lucia的长老曾经说过:“当Apesus圣火熄灭的时候,土豆人的世界就会灭亡。”Apesus圣火意味着光明和农业的繁盛。 在科蒂瓦勒节的制度被定下之后,每三十年就会有一批新的Toodough贞女被选出来。她们在六到十岁的年龄被臻选出来,被要求在三十年内不得结婚生子,在此期间她们必须全身心地供奉Apesus圣火,按要求执行规定的仪式,看护神圣的祭坛。用主教波特里亚诺的话来说,“Toodough贞女一旦有过,将面临重罚”。 在每年的科蒂瓦勒节,Toodough贞女们会穿上用土豆纱制成的祭典礼服,戴着土豆花环,围绕着熊熊燃烧的Apesus圣火,跳起沉默无声的祭典之舞,祈祷下一个丰年的降临。
- “年”
“年”是一年一度的土豆人的狂欢节,时间相对临近最后一季土豆收割后一段时间。据说,“年”这一天是土豆创世神的生日。在这天,土豆人们会制作土豆汤“土豆天国”,代表土豆创世神不朽的肉身和永驻的思想。在这个节日里,土豆人们会喝下他们家家户户制作的“土豆天国”汤,为了“让土豆神的精神和品格嵌入土豆人的肉身和灵魂,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土豆创世神的美好品格”(主教波特里亚诺语)。 以下的过程是土豆亚空间中相对位高权重的人们进行的仪式,在近些年来土豆亚空间中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普通的土豆民众也可以通过直播(?)观看一年一度的神圣祭祀仪式。
首先,由十六位Toodough贞女清洁位于Golnain峰半山高原的土豆圣殿,在门前的平台上摆满土豆鲜花,由另外一位被选举出的最为圣洁的Toodough贞女用Apesus圣火引燃一个火把,放在土豆鲜花前的银质支架上。
紧接着,庆祝“年”的游行就开始了。游行队伍从Zouba山麓地带的小土豆圣殿出发,到达Golnain峰脚下的大祭台。游行的队伍由主教与十二祭司带领,中间的金色马车上站立着两位Toodough贞女,她们各举着一个Apesus圣火火把,高唱着祭祀乐歌向前走去;最后面的马车上站着的则是各联合部落的酋长们。这段游行的整段路程约10土豆里(约合5公里)。
到达了大祭台,站在金色马车上的其中一位Toodough贞女将她手中的火把倒扣着放置在祭台的中心使之熄灭,紧接着卡波达诺将拿出事先准备好、已经宰杀完成的白毛土豆狒狒放在祭台上。他念完祈祷文后,另外一位Toodough贞女便用她手中的火把将祭台上的所有东西付之一炬。
Golnain山脉是土豆教高级成员才可以进入的圣地,所以接下来在山上的庆祝活动是只有主教、十二祭司与Toodough贞女才可以参加的。
接下来,在半山高原的土豆圣殿里,卡波达诺拿着土豆法杖,跪在Apesus圣火前念祈祷文,向土豆神祈祷亚空间的平安与幸福生活,紧接着,所有的Toodough贞女又将围绕着Apesus圣火跳起祭典之舞,整个庆祝“年”的官方仪式才算结束。
- “跨年节”
在两年的交界,土豆人们会把自己制作的特色美食,如土豆饼、土豆汤拿出来摆在门前,每家每户的土豆人们都会携带家人们互相品尝美食,以此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跨年节是土豆亚空间继“年”之后的又一盛大节日,规模不亚于“年”。
在[数据删除]年,跨年节刚刚创立时,它的盛大庆典总共持续两天,在位于土豆亚空间中心城破忒头城的主会场有投掷土豆等各项竞技。自[数据删除]年后,在土豆教高层的讨论后,跨年节的庆祝时间改为六天,节庆活动除各项竞技外,又增加了即兴作诗 、祭典舞蹈和祭祀音乐比赛,反映了从单纯注重竞技到注重文化和教义的转变。
庆典的前奏是Apesus圣火的传递。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人们在Golnain峰半山高原用刚刚宰杀的白毛土豆狒狒向土豆创世神献祭然后用火把传递新的火种,送达破忒头城的土豆神大祭坛,在祭坛中心的银质圣火架上持续燃烧至跨年节结束。
节庆的高潮是迎接土豆创世神的神像。在庆典第三天的中午左右,主教会带领四个Toodough贞女自Golnain峰半山高原把殿堂中以大块[数据删除]矿物雕刻成的土豆创世神像迎接到破忒头城的大祭坛。
以下内容若您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请不要观看。
另外,这是用土豆语言书写的,因为没有土豆文字键盘,所以用拼音的形式呈现。您如果看不懂,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目前只有阿尔贝托和多萝西对此种语言稍有了解。
展开过“年”的时候土豆人们的祷词 |
---|
展开在“跨年节”时土豆人们的祷词 |
---|
- 年末祭拜
每年的最后一天,土豆亚空间会举行肃穆的年末祭拜仪式。在年末祭拜的仪式上,主教波特里亚诺会带领十二祭司与全部32位Toodough贞女前往Zouba山脉山脚的地下墓穴中祭拜土豆教的先驱们。
在十二祭司刚被选举出的时候,土豆教在土豆亚空间还不是一个普遍受欢迎的宗教,因此那时的信徒们经常受到酋长的迫害。起初,在土豆教的信徒们去世之后,会被埋葬在地上的坟墓,但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土豆教徒进一步遭到迫害而被迫掩埋在地下墓穴,因为在这里举行葬礼不会被统治阶级注意,也不会被异教徒叨扰。当时,在Zouba山脉山脚下生活着一个富有的土豆贵族家庭,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是信奉土豆教的。当时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酋长就出身于这个家族,于是,这位酋长便批准了在他的辖地内的土豆人们前往该家庭的别墅中进行小规模的土豆教集会和崇拜活动,而他们“金碧辉煌的”(《土豆简史》语)地下室则被批准用作教徒的墓地。该墓穴墙壁上画着土豆创世神的画像,以及土豆教的神话故事的场景。在墓穴的暗室中安置了遗体,还存放了许多陪葬品,比如土豆宝石,小块[数据删除]矿物等等。
年末祭拜当天,主教、十二祭司与诸位Toodough贞女均穿黑袍,表情肃穆,列成一队走进地下墓穴。波特里亚诺会跪在堆叠整齐排列的遗体前,赞美他们为土豆教事业的牺牲以及贡献,而后由Toodough贞女用一路从半山高原土豆圣殿拿过来的Apesus圣火火把点燃祭坛中心的火把,而后在祭坛的外围跳起祭祀之舞,唱起祭祀的乐歌。跳(唱)罢,仪式结束,波特里亚诺用一块[数据删除]矿物覆盖在火把上将其熄灭,然后将它埋在祭坛之下,整个仪式结束。
宗教仪式
- 祭祀前仪式
对于土豆人们而言,祭献土豆神是一项神圣的活动,故在仪式开始前,都必须要进行“净化”:主教、十二祭司们以及诸位参加仪式的土豆人们均需沐浴更衣、头戴土豆花环、身着以土豆白纱制成的袍子,以示与日常生活相区别。若需献祭动物牺牲,参祭的牲畜也应该是洁净的,而且还需对其加以某种程度的装饰,通常是以白色或红色的缎带缠绕身体等。任何未经“净化”过程而举行的仪式都被土豆人们视作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渎神行为而必须进行的祭祀活动,一般的“净化”仪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举行专门的涤罪仪式,以消除罪孽,求得土豆神原谅与宽恕。
举行正式的仪式之前,一般由一列游行队伍将所献之牺牲(土豆人或土豆牲畜)护送到祭坛前。游行的队伍由主教和十二祭司带领,队列中有专门的持(Apesus)圣火者、持圣土豆树枝者等,由Toodough贞女们担任。对于被选中的Toodough贞女而言,这是一种荣誉。在一些大型庆典上,如“年”的游行队伍中,还有被称为“Golnain仪仗队”的仪仗队,由青年男性土豆人们组成。他们携剑带盾,全付武装,或步行或骑土豆马。而主教与十二祭司则携带着各种祭祀的用品乘着16匹土豆马拉着的金色花车前进,在一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行后前往下一个,最终到达祭坛进行最后的祭祀庆典。
宗教信仰
- 土豆人们相信土豆创世神创造了他们的“土豆”空间,所以土豆创世神成为了他们的信仰。
- 阿尔先生和多萝西感到很无语。
- 与其它一些宗教中相信神是尽善尽美地创造了世界的看法不同,土豆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世界上之所以有诸多不幸,是因为自己的世界(即“土豆”亚空间)是“神弃之地”。《土豆圣经》中提到,土豆神没有具体的形态和意识,只是凭借不定期出现的动能高峰随机创造世界,创造出的世界的幸福与不幸视土豆神在创造世界时的心情而定;同样的,根据《土豆圣经》,土豆人们认为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恰恰是土豆神在宿醉,狂怒与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创造的,所以他们认为必须要向土豆神祈祷救赎,才能使他们所谓“悲惨”的世界免遭灭亡(如下摘录中所言)。所以,在每年庆祝“年”时,土豆人们会遵从土豆教主教的旨意,利用圣器“土豆法杖”指出一个土豆人向土豆神献祭。通常,这个土豆人是来自nain平原沿海地带,不知为何。(多萝西推测是因为nain平原沿海地带的土豆人身体质地比较酥软,有益于土豆法杖更快地击毙这个土豆人,以便降低它的痛苦)(人道主义多萝西)(乐)
展开《土豆圣经》摘录 |
---|
- 土豆教信仰中,土豆人们死后会依照生前作为去往天堂与地狱。在土豆先辈的描绘中,土豆天堂有一个整洁的土豆大棚,里面满是新鲜美味的硕大土豆,有优质的化肥供土豆人使用,还有一个土豆美女(按土豆人审美标准,牙齿“白而齐整如瓜子瓤”,皮肤“健康如凝结的碎肉皮冻”,眼睛“紧闭如同蒙上一层阴翳”)为天堂的客人表演钢管舞;土豆地狱则有一个破败的土豆大棚,里面满是长芽腐烂的土豆,没有化肥,只有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土豆狗在地窖里等着。(阿尔:什么地狱多萝西)(?)
- 下面摘录了土豆先辈的手卷中关于土豆天堂和土豆地狱的描述。
展开土豆先辈关于土豆天堂和土豆地狱的描述摘录 |
---|
- 以下将为您展现土豆教的教义及部分祷告词,以及入教后必要的仪式,献祭仪式,成为祭司所必须的仪式等等。顺便一提,在土豆教中,劝导新教徒是好事,但是不可逼迫;被强制逼迫入教的不能算是教徒,因为土豆的神“决不是虚浮而傲慢的神,祂不蔑视任何一个土豆人的意愿”。
有些林泊可能会好奇土豆圣经里都有些什么。在此,阿尔附上《创世纪》的摘录:
展开《土豆圣经•土豆福音•创世纪》(阿尔翻译成人话了) |
---|
此外,土豆教流传下来的几节祷词也曾被人听到。阿尔先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记录: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一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二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三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四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五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六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七节 |
---|
展开土豆教祷词第八节 |
---|
展开终章•赞美土豆创世神 |
---|
以及,土豆教的信徒们也曾写下对土豆神的赞美诗,也被阿尔先生记录了下来:
展开赞美诗•土豆神的死与复活 |
---|
展开赞美诗•赞美土豆神的荣耀和贡献 |
---|
- 关于土豆教的详细信息,具体请见这里
政治制度
- 土豆人们有自己的政治体系。每四年他们会进行民主选举,选出“神之子”,即土豆人们宗教信仰当中“土豆创世神”的儿子。他们坚信,“神之子”的一切号令来源于土豆神,并且绝对服从“神之子”的命令。但是“神之子”的任期结束后,土豆人们就绝对不会再听取他有关于国策的一切号令。
- 目前土豆人内部分裂为多个党派,但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只有供盒党和皿煮党。前者主张削土豆从上往下削,后者主张从下往上削,且两者都宣布自己遵循神的旨意。目前的方案是约定俗成轮流坐庄,每个任期由土豆法杖换一个党,在该党内部选举神之子。
- 政治制度由执政人员与酋长组成。执政人员出自执政党,负责最终执政与执行,首领为“神之子”。酋长则为各个聚落群内有一定名望的议政人员,按威权与实力形成排名。酋长间的排名可以通过政绩,也可以通过决斗得到改变——决斗:两酋长在决斗台上进行生死搏斗,胜者继承败者地位与排名。当然,偷袭与谋杀是受鄙视的————一旦被发现,将被永久剥夺政治权利。
民俗文化
- 当地民俗被到此地的大部分林泊旅行者形容为“野蛮的、原始的”。
- 在土豆人的语言中,“善”直译后是“过年”的意思,由此可见土豆人对年的重视。
- “年”据说是土豆先辈们向土豆创世神祈祷救赎后,土豆人们获得的一年中唯一能够享受“纯粹的、真正的”幸福的一天。所以,“年”成为了土豆人们最为重视的重大庆典。
- 土豆人的繁殖是自然进行的,并无繁殖欲望。
- 土豆人们不但不阻止乱伦行为,反而将近亲交配视为美德,因为这样可保留更多优良特质;而由于土豆人自身的遗传特质,他们的近亲繁殖并不会带来隐性遗传病,只会使得子一代表现亲本优良的遗传特征。因此一血缘家族的雌性土豆人常常围绕同一拨雄性形成部落,繁衍生息。
- 土豆人一般不照料其后代,而只是将自母体发育成熟后脱落的幼崽(已成熟的芽体)插入土中,待其自己成长至两岁钻出土壤后决定是否让其生活在聚落中。一般的,体格较为强健的土豆人,无论男女,都会被保留到聚落中与父母一同生存;而身体有缺陷的或弱小的土豆人则会被丢弃任其自生自灭。另外,同一年龄的土豆幼崽通常在同一季出生,土豆人的育幼行为被它们称为“播一茬”和“收一茬”。
- 仅有雌性土豆能出芽(雄性土豆能促进出芽及成活率);繁殖期一个雌性土豆人一年约可出13至18只芽眼,其中约十余有活力发育为芽。所有脱落的芽要集中到一片土壤,由政府机构人员举办祭祀,按照从“土豆天国”处求来的神旨选地选时进行一年一度的插播。通常这片土壤会被用塑料,绒毯及绿色(未探明)材质制成的棚盖笼罩以营造适宜的生活条件,称之为“土豆大棚”。不够有活力的芽会经过选种被土豆长老筛除,留下最大,最优秀的芽。
-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土豆人的生殖方式与陆地土豆人截然不同。每年的3月到5月,雌性海洋土豆人会在身体上发育土豆卵,个数大概在10个至20个不等。发育到10月左右,土豆卵会脱落,此时雌性土豆人会将卵埋入海底沙子下面。大概1年后,一个海洋土豆幼崽就发育好了。在一茬海洋土豆幼崽发育完成后,土豆长老同样会筛选土豆幼崽,体质太弱的便会被抛弃。
- 一旦土豆芽或土豆卵发育为土豆幼崽便会举行认领仪式,因为土豆幼崽外貌差异不大,故是每个聚落派出一名雌性土豆人到大棚处,祭祀人员手拿法杖,依次点出幼崽分配给雌性土豆人。
语言文字
- 语言如前文所展示的祷词所示,出于不明原因,加速变调阅读后似乎可以出现类似人类语言的片断,但原因不明。
- 第一语言出现较早,但是文字直到三族大一统后若干年才正式形成真正的语言文字体系,且每个字体都形状肥圆似土豆而错综复杂,无法用正常人类所能理解的字体表现,故本词条在引用使用土豆语言文本书写的文件时均采用自然拼读呈现。语言仅为交流的一部分,更多信息也通过身体语言和土豆人及其他生物间的精神链接得到体现,对外来者来说较为复杂。
- 第二语言系一种人类语言,但有些许差异。仅用于教职人员和主教及十二祭司内部,可视为教语。该语言书写时与此语言在外界时的书写基本没有差别。
生产方式
这一亚空间的生产发展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第三产业不发达。
- 农业:整体呈现水耕陆牧,南耕北牧的局面。
- 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广阔的donchi laiya平原及nain平原。当地灌溉方便,气候温凉,土壤肥沃。所有作物均为土豆,土豆人按照主要农作物土豆的生长方式将一年分为四大季,八小季进行耕作。
- 作物简介:作为作物的土豆与林泊现实中的土豆相似,只不过长有和土豆人类似的脸(即“呲牙眯眼笑着”)。可食用部分为整个茎部根部以及部分多汁厚韧的叶片,烹饪方式多样。
- 浅海内平原面积大,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十分优越,繁多的水生植物更是塑造了清洁的水源与肥沃的红色土壤。此处是土豆文明与农业最早的发源地,曾检测到约300至400年前的土豆皮,作为人工种植的证据。耕地多为水田,大面积种植了水下地区的土豆品种。
- 而陆地农业同样也发源自平原。donchi laiya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除可食用土豆外,这里还发展了榨油品种土豆的种植。
- nain平原由于与donchi laiya平原中间有高大山脉阻隔,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条件。在“破冰季”(春季)和“落叶季”(秋季),此处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加上本身自然条件优越,机械化自动化农业大为发展,作物也按品类实现了初步专业化。
- 牧业:平原高原地带(尤其jajer高原)土豆人在气候较为阴冷湿润,生长优质多汁牧草的jajer高原上放牧土豆羊,jajer羊等。牧民随着“融雪季”(夏季)的到来而前往北部的破忒头山脉,在“冰冻季”(冬季)则回到jajer高原。
- 土豆亚空间中已驯化的主要牲畜有jajer羊,土豆羊等。土豆亚空间的异种生物似有建立“精神链接”的能力,具体效果为两生物之间简单知觉(痛觉,感官感受)能通过链接传递,且从属方极度依赖建立联系方。土豆人便是用这种方法驯服了最初的牲畜,并且繁育出了驯良优质的品种。
- 工业:大多集中于几个工业中心。
- nain平原:此处矿产资源丰富,人口集中,重工业发达,是“土豆”亚空间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但这里产业结构不平衡,为此,土豆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改善产业结构,如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使得当地经济水平蒸蒸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mengni高原:此处是产油区,附近一带有mengni高原工业区,被土豆人们称为“直冲云霄的工业基地”。由于此处气候高寒,不利于建材等的运输,在土豆亚空间纪年伊始时还未开发。近年来,由于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建材等运输更为便利,mengni高原的资源已经被大力开发。
- 海洋的开发:对于海洋,皿煮党提出过“深海开发战略计划”,但迫于政治局势而难以实现。而供盒党提出的“浅海资源利用安排”已经在实施,带来了丰富的利润。
- 旅游业:
- mengni高原:产油区mengni高原由于奇特壮美的高原景象很受土豆人们的欢迎。油田旁边,开设了一个“mengni高原产油区博物馆”,也深受前来旅行的林泊及土豆人们的欢迎。
- golnain山脉:此处是土豆亚空间诸多大河的发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奇特壮美的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土豆亚空间三大奇观”之一。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到温暖季节,山峰上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这里,还形成了大大小小许多湖泊和沼泽,由于人迹罕至,这里成为了喜好清净安宁的林泊来到土豆亚空间的最佳去处。
教育模式
- 整个土豆亚空间总共有4024所小学,1314所中学,以及240所大学。
- 从土豆亚空间被创建以来,就出现了初步的教育体系。现在,教育已经普及到土豆亚空间的千家万户,据土豆政府部门要求,每个在土豆亚空间中大学毕业的土豆人都至少具有一种专业能力和不低于林泊现实中二本院校毕业生的智力水平。
- 土豆亚空间中,平原地区和浅海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更好,从而使得平原地区和浅海地区的经济水平成为了土豆亚空间中最好的,其中又以Toodough三角洲尤为突出。
- 对于高寒地区气候恶劣地带及深海地区昏暗地带的土豆人教育,皿煮党提出的“希望的芽眼”计划已经在实施中,其中主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将土豆幼崽接至宜居地区学习,或者在山区及海洋中建设学校,利用高新技术链接偏远地区与宜居地带,达到教育的目的。
- 使得土豆亚空间教育发展,凝结着一代代土豆教育者的梦想。一代代供盒党和皿煮党的神之子都高度重视土豆亚空间的教育工作,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各大党派和土豆创世神的领导下,土豆亚空间的教育系统必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土豆亚空间教育事业必将取得成就、发生变革。
饮食起居
- 土豆人的饮食起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城市,围绕着较富饶地带的城市聚落进行发展;另一种是乡村,围绕着未现代化开发的乡村聚落进行发展。
- 饮食习惯:无论身处哪种聚落,土豆人的饮食都以土豆为主,城市和乡村在辅食及烹饪形式上有所不同。
- 城市:此处土豆人的饮食以土豆为主食。为了迎合城市土豆人“挑剔的胃口”,餐馆中的菜品会更加趋于口感的追求和视觉的享受,所以炖煮等烹饪方式成为了大多数餐馆的主流。近年来,由于土豆亚空间城乡人口的流动,一些乡村特有的菜式及乡村特色餐馆也开始在城市里流行,成为城市土豆人“追求新奇味觉体验”的新去处。
- 城市聚落中土豆人的辅食以土豆动物的肉类为主,经过精加工和仔细烹饪。
- 乡村:此处土豆人的饮食同样以土豆为主食。由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乡村土豆人的菜品烹饪方式十分简单,外观则“有一种野性的美”(《土豆简史》语)。其烹饪方式通常以炭烤、油炸为主,并且由于一个家庭的土豆人口相对较多,所以会做大锅饭,一次能烹饪很多。
- 乡村聚落中土豆人的辅食主要是烧烤野生土豆植物,伴以罕见的烧烤土豆动物肉类。
- 起居习惯:城乡土豆人的起居习惯有很大差异。
- 城市:城市地区的土豆人口较少而经济十分发达,这就造成了财产的人均占有量相对更大,因此得以住进更加宽敞的房屋。土豆城市中,在宽敞道路的两旁建造了公寓,城乡交界带则会建设少量别墅供土豆人居住。
- 城市土豆人的生活节奏很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 乡村:乡村人口地广人稠,以部落为主要形式进行居住。每个家庭会建设一个用土豆羊皮、土豆牛皮或土豆狒狒皮制成的帐篷,当季节变化需要迁移时可以方便搬运。
- 乡村土豆人的生活节奏较慢,以农业为主,过着“闲适的农耕生活”。
经济发展
- 土豆亚空间的经济状况以jajer高原边界Zouba山脉的南麓为界,分为发达区和发展中区,其中发达区以城市聚落为主,发展中区以乡村聚落为主。
- 经济体的构成:
- 发达区的居民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土豆亚空间特有的城市经济体系获取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土豆的城市经济体中,作为消费者的城市土豆居民和作为生产者的发展中区居民是可以分离开来的。
- 而在发展中区,一个土豆家庭就可以视为一个小的闭环经济体系,在一些农产品上,乡村土豆居民既作为产品的消费者,也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在时空上是不可分割的。
- 商品和土豆货币的流动性:
- 发达区的居民,日常消费品等均来自于购买,需求产生供给。一个土豆家庭要想生存,每天有必要的开支,一个个土豆家庭构成的消费者产生的需求,推动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双向流行,商品和土豆货币之间的流动性加强。且大多数城市土豆家庭没有自给自足的条件,作为生产者的发展中区居民为城市土豆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性。所以,城市经济体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分工体系,商品和土豆货币之间的流动也就更强。
- 发展中区土豆家庭对日常食品的需求,绝大部分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且每一个小的单元之间同质性严重,产品一致,需求一致,一个土豆家庭与其他土豆家庭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商品和土豆货币上的交换,大多是以物易物。所以,他们需求的动力不足,甚至没有需求的动力,还未达到产生供给的临界值。
名胜古迹
- Golnain宫殿
Golnain宫殿是卡波达诺于[数据删除]年亲自设计的宫殿。这座宫殿恢弘雄伟,宫中富丽堂皇的门廊、亭台、浴场、喷泉和花园星罗棋布。Golnain宫殿的地域范围从Golnain峰脚下绵延到了Zouba山脉的山麓地区。在山谷中有一个由索尔根蒂亲自开发的人工湖,湖的水源是周遭山脉上流下的汩汩流动的山泉水。在通往Golnain宫殿的路上有许多回廊环绕,诸多回廊的中心交汇处有一尊土豆创世神的雕像。
Golnain宫殿的房间外观是华丽的黑色和深金色,内部则是白色的,由阿蒂亚诺在墙壁上面绘制了许多装饰画。房间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切割成特殊造型的[数据删除]矿物块。宫殿的每个角落都摆有阿蒂亚诺制作的艺术品,如雕像之类。一开始,在“土豆天国”(即主教和祭司们现在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稳定的时候,他们十三(十四?)个人暂时借住在此,在云团稳定下来之后,Golnain宫殿被他们作为一个博物馆捐赠给所有土豆亚空间的人民们。后来,酋长联合委员会决定将其作为一个博物馆兼度假村将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去处,还开发了房产业,所以现在亦有许多土豆人居住在此处。
- 大决斗台
也许你曾经看见过
这样的场面——
在一个圆的小瓦罐里
两只蟋蟀在相斗,
双方都鼓动着翅膀
发出一阵阵金属的声响,
张牙舞爪扑向对方
又是扭打、又是冲撞,
经过了持久的较量,
总有一只更强的
撕断另一只的腿
咬破肚子——直到死亡。
——《艾青诗选》
在决定继承权时,决斗台将会被开启。在土豆亚空间纪年伊始时,就在Zouba山脉脚下建设了大决斗台。决斗仪式是允许观众进场的,但由于观看决斗的机会十分难得,所以所有人都会愿意来看,为了保持会场秩序,一般会在决斗开始当天前一个月订票。
决斗通常从早上开始————身穿红色土豆绸缎的两位继承人相应入场,先步行朝相反的方向绕场一周,走到入口对面裁决者玖蒂斯(Giudice)所处的包厢前,两位继承人会向其致敬,高呼“为了崇高的权力和秩序的维持进行正义的决斗!”,而后他们便会退下,等待出场厮杀的时刻。决斗不是让继承人直接展开厮杀,而是由一些滑稽角色先进行铺垫,提起观众的兴致,将气氛推向高潮。
在人群的欢呼声和号角声中,继承人们重新回到决斗台,他们举着长矛,手臂和腿部戴着护甲。观众席中总是会发出激动的呐喊:“杀了他!”“打他啊!”“为什么畏手畏脚的躲着对方的剑!”“他就不能像个男人一样死去吗?!”但不用多久这些呼喊声便会被鼎沸的喧哗声淹没。因为负伤而倒下的继承人可以扔掉他的盾牌,举手示意投降,这时,他的死活由观众和玖蒂斯决定。观众们先展示出自己的想法,再由玖蒂斯决定是否饶他一死。而后,决斗仪式结束。
有一个二十多岁前往Zouba山脉旅游的土豆青年恰好遇到了一场决斗比赛,他观看决斗的经历很好的反映了即使是一个易受惊吓、心地善良的人,也可能会被周在人群歇斯底里的疯狂所影响。这个年轻人开始只是因为当地的朋友邀请他一起去,便很不情愿的去了。起初他根本不敢睁开眼睛看,但是周围观众的狂热和兴奋、助威声和咒骂声一直吸引着他观看这场杀戮,而当他睁开眼后,眼前的一切使他入迷。他逐渐的体会到一种野性的快感。和周围人一样,他也开始激动地跳着叫着。此后,即便要花上高额的费用,这个年轻人也从没错过一场决斗。
外来的林泊是允许入场的,但出于安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他们会被尽量安排在后排座位。大决斗台的票价十分高昂,40GB的价格已经算十分便宜的了。而具体的价钱取决于参加决斗的继承人身份的高贵程度,地位越高,票价越贵。
- 地下墓穴
探访Zouba山脉脚下的地下墓穴对于外来林泊来说是一场惊悚而快乐的体验。在这个进行年末祭拜的墓穴之中,游客们被限制行动范围————因为其中的祭坛是“十分神圣的”,只有主教与十二祭司能够进入。
游客们在这个墓穴之中会顺着一个观光通道前行,可以看到墙壁上由阿蒂亚诺亲自绘制的宗教故事图像,在整个通道的中心还可以看到用“面相比较好看的”(阿蒂亚诺语)的骨头拼接成的点缀了不同颜色的[数据删除]矿物颗粒的巨型十二角星。通道的墙壁前每隔几米都能看到一具土豆圣徒的骷髅————他们身体上被披上土豆绸缎,摆成各种虔诚的造型,手里或拿着十二角星,或双手紧扣做祈祷状。通道中每隔几米会有一个非常亮的火把照亮通道。
在年末祭祀进行时,外来林泊和游客等均不被允许进入并参观。游客可以通过观看直播了解祭祀是如何进行的。参观墓穴的票价是10GB一次,优惠视情况而定。
- 帕塔忒庄园
土豆亚空间各部落统一之后,具有雄才大略的总首领[数据删除]建造了帕塔忒庄园给自己居住。阿尔贝托在某一次探访土豆亚空间时来到了这个华美的庄园,记下了他对此地外观的评价。
“这里就是极乐之境……花园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土豆,树上结着硕大饱满的水果土豆,可以直接摘下来食用;四处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喷泉和修剪整齐的灌木。花园旁边有一个土豆动物园,里面有浑身纯白,皮毛似锦,双角散发金光的土豆牛、通体暗金,看上去高贵优雅的土豆羊……还有各种珍奇异兽。在一个人工制造的洞穴之中,你甚至可以看到自动降雨的设备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从庄园像破忒头城以及周围广阔的平原眺望,那景色简直美不胜收。
庄园外围有一道气派的[数据删除]矿物栏杆(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搞来的),栏杆上经常覆盖着水雾,它的周围还有一系列土豆创世神、主教和十二祭司的雕像,营造了一种典雅高贵的氛围。庄园别墅的檐口由土豆花冠装饰着,入口处的玄关墙壁浮雕刻画着上古时代土豆神话的故事,大门口还摆放着两个身穿战袍的土豆人形象——这并不是用来防御,而是代表着威严。”
在庄园之中,阿尔贝托还看到了那著名的总首领了不起的收藏:艺术品、古代雕塑、画卷……等等。他认为这幢别墅之中的“雕塑极为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在这个艺术的殿堂之中,你看到的只有华美和瑰丽。”
不幸的是,这华美的庄园在日后的分裂与战乱之中已经毁于一旦,仅剩下庄园主体的断壁残垣,绘画作品的残骸以及部分残缺不全的浮雕和雕像。在现代土豆亚空间当局的保护与修复之下,已经被改造成一个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子页面
- 有关土豆亚空间的主要人口:土豆人
- 有关土豆亚空间的主要宗教信仰:土豆教
- 有关土豆亚空间的产品及副产品的对外传播途径:破忒头便利店
- 有关土豆亚空间宗教信息的保管单位:土豆亚空间宗教信息保管单位
- 有关土豆亚空间的政治信息的存档单位:土豆亚空间政治信息存档中心
杂谈
此亚空间其实已成为一个生物进化多样性的典型例证,若加以研究,定会造福于人类。欢迎学者们前来研究。
收藏品
展开物品•“土豆天国” |
---|
展开录音•神圣之音 |
---|
展开文稿•皿煮党关于“希望的芽眼”计划重要讲话 |
---|
展开文稿•供盒党关于亚空间教育事业重要讲话 |
---|
展开物品•土豆绘本 |
---|
终端
QWERTYUIOPÈÉ
ASDFGHJKLÇÒÀ
cancelZXCVBNMÙbackspace